3)第210章 第 210 章_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跟着小满准没错!!!

  想到这里,村民们纷纷表态,一定会全力以赴,支持郎英把这次的库存危机挺过去。

  更何况,郎英也没让他们白忙活,进山捡菌子回来,卖给酱菜厂,价格虽然没有去镇上摆摊卖得多,但不愁卖不完砸在自己手里啊,算下来还比自己拿去卖赚的更多呢。

  有了郎山村全体村民的加入,再加上老山坳子那边有庆山一家的人情面子在,两边铆足了劲上山找了一个礼拜,才算是把这批货给交了出去。

  忙完之后,所有人都累瘫了。

  但是业绩也是实打实的亮眼,光是这一批货发出去,算上中途的损耗和退换货成本,郎英就把酱菜厂未来半年的运营成本给赚回来了。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半年,郎英每个月能卖出去多少,那都是纯赚了。

  不光是郎英这个老板赚麻了,就连帮着进山捡菌子的乡亲们也跟着发了一笔小财。

  这个季节郎山的野山菌正是上市的时候,往年大家都是趁着刚上市价格最贵的时候,进山多捡一点拿去卖,只是这玩意儿价格浮动太大,第一批野山菌上来不到十来天,那价格就从天上“吧唧”一声跌到了泥里,所以,以前村里人都是一开始贵的时候去捡,等价格下来了,就只有一些勤快的进山捡点回来自己吃了。

  可今年不一样了,郎英那边不限量收购,不管你捡到多少,哪怕把一座山的野山菌窝子都端了呢,她也能吃得下。

  这下子,村里人再次庆幸今年家里的壮劳力没有出去打工了。

  关系到赚钱的大事,男人们哪怕再懒,也会被家里的老爹老娘连吼带打地赶上山,听说单单这半个月,家里人口多的,光是捡菌子就卖了两万多块钱!

  乖乖~半个月就挣了两万多?!

  这下子,村里人对江小满当初那番话,可算是心服口服了。

  要不怎么说人家就该是考大学的人才呢?这眼光就是比他们看得远!

  不过这次赚的最多的并不是郎山村这边,而是老山坳子那边。

  深山老林里素来都是野山菌最多的地方,以前这个季节,山岩他们带着人漫山遍野的跑,看到便宜的野山菌都直接不要的,专挑贵的捡。

  现在就不一样了,一把全薅走!

  稀有的、贵的野山菌,分拣出来卖给山岩,便宜的大路货也不会浪费,卖给庆山的大姐。

  庆山最近到处跑着帮老婆收野山菌,没办法像以前那样蹲在村里收了,夫妻俩商量了一下,肥水不流外人田,索性把这个活儿交给了大姐庆梅。

  也不让大姐白忙活一场,郎英按照一斤菌子五毛钱的差价给大姐发补贴。

  别看一斤五毛听起来不多,可老山坳子附近大小村落,一天起码能卖过来好几千斤菌子!

  另外,做这种酱还需要加笋丁,庆梅这边也顺带着收刚砍下来的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