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3章 试探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西魏有六军主力四万八千人,十万州郡兵,以及萧纪麾下五万蜀兵,合计十九万八千人。

  在渭水与洛河交汇处,两方合计兵马超过四十万,摆明车马,铺开来,首尾悬远,一场大战即将打响。

  东魏在战前早就做好了在正面战场,两军对垒的准备,甚至这本就是他们的作战计划,所谓煽动降卒,也只是尽量争取优势而已。

  为此高澄也制定了相应的战术,即猛攻赵贵军阵。

  宇文泰改革军制后,创立八柱国制度,除自己与被拉出来立牌坊,不插手兵权的宗室广陵王元欣以外,其余六位柱国大将军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分别各领一军,每军各八千人,即西魏主力六军。

  作为独统一军的实权柱国,赵贵的军事才能,与他站队的眼光相比,显然不值一提。

  无论是此前被可朱浑元从秦州驱逐,还是河桥大战、邙山大战,都有关于赵贵在战场上拉胯表现的描述。

  作为首倡迎立宇文泰的西魏大将,赵贵的忠诚度毋庸置疑,但他在战场上的坚韧程度,完全无法与同僚们相比。

  与电视剧中不同,两军对垒,并非全军压上,蒙头冲向对手。

  反而是在两军之间,数里的空旷中,不断派遣小股部队相互厮杀。

  两方交战十余合,从白日高悬战到夕阳西下,彼此互有胜负。

  而高澄也命人在双方小规模交战中,不断寻找赵贵部众所在。

  虽然各部都立有将旗,但没有人的视线好到能够相隔数里地,还能望清楚旗上绣得是什么字。

  高欢在邙山之战,遭遇斩首突击,也是因为有一名东魏士卒触犯军法,为逃避处罚于是转投西魏,向宇文泰透露了高欢的位置。

  一般来说,除非是在战场上太过招摇,否则即使两军对垒,也难以被发现具体位置。

  高敖曹素来轻视宇文泰,嗯,或者说他轻视高家父子以外的所有人。

  原本还想竖起旌旗、伞盖,却被高澄阻止,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在战场上打开位置共享,哪怕没有招致敌军斩首行动,一阵箭雨袭来,运气不好都有被流失射死的可能,南宋将领殷孝祖即前车之鉴。

  两方又派出小股部队鏖战一场,力疲之后,交战双方纷纷退后,高澄立即找到退回阵中的斛律光,方才就是由他指挥京畿军一部与敌对战。

  高澄迫不及待地问道:

  “可寻见了赵贵位置?”

  高澄之所以派他出战,正因为斛律光被誉为落雕都督,目光自然锐利,高澄让他无需操心胜负,只需在乱战之中,注意西魏阵中赵贵所部位置即可。

  而斛律光果然没有让高澄失望,他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在敌左军。”

  高澄得知消息,立即打马在阵中穿梭,欲要去寻高欢,将消息告知。

  与此同时,方才与斛律光交战的西魏大将达奚武,也在和宇文泰汇报他所观察到的情报。

  原来双方都在利用小股部队鏖战来试探、观察敌军薄弱之处。

  毕竟两军的哨骑都不是吃干饭的,不可能都已经摆开阵仗了,还能放任对方摸到自己跟前,就近观察。

  今天只写了六千字,确实拉胯了,8.9w/21w,离这个月21万字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今天先睡了,就不再通宵了,好好休息,明天再写。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