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章 回洛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难言之隐。

  高澄听见教诲二字,眼角不自觉地抽动一下,但也只是转瞬即逝,他感慨道:

  “遵彦出任地方州牧,而我又远在洛阳,分隔两地,难以相见,只是想再多看遵彦几眼。”

  杨愔激动道:

  “世子只需命一信使传唤,愔情愿抛官弃职,投奔洛阳,做世子门下一名小吏,以供驱使。”

  高澄宽慰了几句,才放了杨愔离开,往东荆州赴任。

  杨愔走后,高澄也没再久留,第二天与南荆州刺史源子恭道别后,留高敖曹暂驻安昌,自己则领着段韶、尧雄、慕容绍宗、高季式等人班师北上。

  四月十七,高澄抵达洛阳城外十里,本想直奔大营,看看斛律光练兵的成果。

  可半道听说洛阳高氏勋贵都在城南平昌门外迎候,不得不改变计划,命慕容绍宗、尧雄等人领部曲回城外大营,自己则在段韶、高季式的护卫下直奔平昌门。

  平昌门外并没有去邺城时那般,拥挤了一群人。

  娄昭早已命禁军驱散人群,把守平昌门至宫城的大道,城门处,只有一众高氏党羽。

  高澄骑着他的黑马,在段韶麾下三千鲜卑步骑的簇拥下徐徐而来。

  高澄望向迎候自己的人群,司马子如、高隆之、李元忠等人都在。

  甚至连他的生死兄弟司马消难也在人群中垫高了脚,冒头张望。

  独独不见舅父娄昭的身影,但看见维持秩序的洛阳禁军,高澄又如何感受不到娄昭的关怀。

  高澄翻身下马,丝毫不见获胜归来的得意之情。

  “幸有诸位留守洛阳,才能使澄安心南征。”

  众人当然不会把高澄客套之言当真,反而争相赞扬起年少领兵却能平乱立功。

  高澄与他们寒暄许久,甚至与好兄弟都抽空说了几句话。

  这才道别了众人,往宫城向天子复命。

  高澄在宫门处遇见了早已等候的娄昭。

  娄昭双手放在高澄肩膀上,仔细打量一番后,笑道:

  “阿惠长高了呀。”

  高澄暗喜不已,这句话让对身高耿耿于怀的小高王大为受用。

  也许是多有耕牛受不了粗重的农活而自杀,常吃牛肉的高澄确实长高了一截。

  当然,十三岁步入青春期,本就是身高猛窜的年纪。

  高澄与娄昭说了好一会话,这才在舅父的陪同下进宫面见元善见。

  元善见似乎走出了丧父之痛,未满十岁的他与高澄嘘寒问暖,对这位妹夫平定三荆更是赞叹不已。

  当即颁布高欢早已拟好的诏命,升任高澄为河南道大行台,又赏赐许多布绢。

  高澄激动地叩谢恩旨。

  他看重的不是河南道大行台一职,不久高家父子就要裁撤各地行台,这个所谓河南道大行台只是暂任而已。

  他激动在于可以凭借河南道大行台插手河南道各地州郡兵。

  在整肃州郡兵之际,借此延伸自己的影响力。

  高欢看不上河南兵,那是因为他手握六镇鲜卑,高澄可没那么阔绰。

  本打算回到府中,与尔朱英娥、小尔朱、元明月三人相见后,就往城外大营视察自己留下的一万州郡兵。

  不想,赵彦深突然造访,言说侍中高隆之这些时日在城中滥用民力,多建庙宇,所耗颇多。

  明天下午要上三江了,作为一名新人真的很激动,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20190316123443107的打赏。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