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 天籁之音_天眼宝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角度来说,这首曲子的前阙泛音幽雅、飘逸、空灵,仿若天籁,可称之为“天声”;后阙散音深远、雄浑、厚重,有如钟磬,可称之为“地声”;与此同时,曲子的按音细腻、柔润而略带忧伤,极似美人的吟唱,也可称之为“人声”。

  因此,在天、地、人三者相互补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的奇妙下,这才有了林熙听到的天懒之音,说是余音绕梁毫不为过。

  在琴声歇了许久后,林熙终于从韵味中回过神来,啧啧称赞不已,他实在难以想象能弹出这曲子的人,到底经历过什么样故事。

  如果不是有着相似的遭遇,就算弹琴之人的琴技高超,也绝不会富有如此的感情,想到这里林熙竟想见见那个弹琴之人。

  而且林熙在赞叹和感慨之余,心中忽然升起了一个古怪的念头。

  上学时他总听老师评价历史上的那些亡国之君,说他们或昏君、或庸君,整日里都沉靡音色,这才不思进取,使得国家混乱直至亡国。

  林熙记得《陋室铭》中,也说过“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把“丝竹之声”说成使人堕落的根本原因,在听到评价的时候他也身心不移,奇怪那些“丝竹之声”究竟有多大的魅力。

  可自从听过这首堪称人间天籁的曲子后,林熙心想着自己如果是一位帝王,也宁愿做一个昏君、庸君,甚至是亡国之君,宁愿被后人唾弃,也不愿放弃如此的天籁。

  他还记得老子的《道德经》中也曾说过“五音令人耳聋”,如今看来圣人的确是先见之明,有这天籁之音在,哪里还听得进别的东西。

  老子不愧是一代圣贤,远见如斯!

  “熙哥,你干嘛呢,我们都等你好一会了,你倒是快点啊!”

  安尤勇的声音从老远传来,而且语气中还有些焦急,显然是已经等林熙很久了。

  其实,安尤勇给林熙打电话时大佬就已经来了,他为了不让林熙着急才撒了小谎,可电话打了这么久却始终不见林熙回来,别说大佬等的急了,就连他都感觉有些尴尬。

  彼时,跟着大佬一起来的那个女孩看见店中的古琴,于是有些手痒想要弹奏一曲,大佬当然不会拒绝,还说好久都没听过她的琴技了。

  对此安尤勇当然也是赞成的,想着这样可以拖延时间等林熙回来,同时他也想听听女孩的琴技,他可是早就闻名过的。

  哪知一曲终了后林熙还是迟迟没有回来,安尤勇急切之余觉得有些坐不住,到不是怨愤林熙,而是怕大佬有什么想法。

  而且为了能将大佬请来,他可是说过不少的好话,还下了大血本拿出自己珍藏的茶叶来招待,不可谓不郑重其事。

  可是,作为正主的林熙,却迟迟不见回来。

  安尤勇也建议说要不要先品茶,便品便等他,但老大却笑着挥手说:“正主都没回来,我怎么能反客为主,多等会也没什么关系,反正时间有的是。”

  祝各位书友,国庆节快乐、安康、福佑。

  请问你们堵车了嘛?

  反正我没堵车,因为我哪里也没去!哈哈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