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讲 君臣反目_两宋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开始岳飞跟皇帝之间还是有一个短暂的蜜月期,有一个很短暂的蜜月期。皇帝在他打了胜仗之后,平定伪齐之后非常高兴,收复襄阳六郡,当时封他为节度使。他32岁做节度使,开府建节,然后封他为武昌开国子。中国古代皇帝之下是王爵,王爵之下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岳飞是子爵,子爵是倒数第二等。虽然这个爵位还不高,但是已经证明岳飞已经进入到了国家贵族的行列,已经属于贵族的行列了。而且当时就已经有人尊称岳飞为“岳侯爷”,尊称他为“岳侯”,其实当时他还不是侯爷。后来追封了,等他死后几十年追封为“鄂王”,所以现在很多书上,包括评书演义都称呼他为“岳王爷”。这个王是后来追封的,当时是封为子爵。那么年纪轻轻三十几岁,所以岳飞就更高兴了。到35岁那年,岳飞35岁那年,皇帝给岳飞加太尉衔,封宣抚使兼营田大使。这个官是什么意思?太尉在中国古代是三公之一啊,最早是三公之一,与丞相平级。所以岳飞在35岁的时候,他的官位已经跟宰相平级了。你想这是很了不起了。皇帝在内宫当中召见岳飞,问岳飞应该怎么样收复中原,问“中兴大计”。当时岳飞是怎么回答的呢?

  “臣伏自国家变故以来,起于白屋,实怀捐躯报国雪复雠耻之心”。“国家变故以来”指的就是“靖康之变”。“起于白屋”,我是老百姓,白丁起身。我当兵的目的是要一雪国耻。

  “陛下录臣微劳,擢自布衣,曾未十年,官至太尉。品秩比三公,恩数视二府。又增重使名,宣抚诸路”。我,一介布衣,原来我就是一个老百姓,蒙皇上天恩,把我从一个老百姓提拔起来。我不到10年的工夫,我就做到了太尉。我的官级已经跟三公,跟宰相平级,跟宰相枢密平级了。又让我做节度使,又让我做宣抚使,这种旷古未有的恩典。“今者又蒙益臣军马使济恢图。万一得便可入,则提兵直趋京、洛,据河阳、陕府、潼关,以号召五路叛将。则刘豫必舍汴都,而走河北,京畿、陕右可以尽复。至于京东诸郡,陛下付之韩世忠、张俊亦可便下。”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岳飞跟这个皇帝讲,这个仗应该怎么打。我跟韩世忠、张俊我们怎么分工,我负责中原,从湖北这个地方出兵往北,负责中原。然后江南地区交给韩世忠、张俊,那么很容易就会把失掉的领土咱们收回来。我们看后来岳飞的一系列战功,岳飞这儿绝不是吹牛。所以,他说这些话,皇帝也是心花怒放。“收复失地”,高宗皇帝绝对不会不想。后边岳飞再一说,皇上不高兴了。

  除了“收复失地”,岳飞还想干吗?岳飞说:“异时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