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6章 接连回京,暗潮汹涌_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著作郎没在吗?”

  “回禀老爷,没有。”一旁的管家上前拱手。

  “看样子是出事了。”武承嗣抬头看向有些喧哗的城门处,点点头,说道:“走吧,进城吧。”

  “是!”管家躬身,然后退了开来。

  随后,整个车队开始缓缓的朝着城门而去。

  没过多久,武承嗣一行人已经彻底的消失在城门口。

  ……

  风雪越来越大。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西南而来,随即,一名衣着华贵的青年停马在金光门外。

  随即,二十多名千牛卫从后面快速的赶了上来。

  城门内外,许多人都诧异的看了过来,今日这么多的权贵回京吗?

  城墙之上,守门郎将忍不住皱了皱眉。

  嗣郑王怎么突然回京了?

  但他随即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

  朝中何人不知,嗣郑王本身就没多少心思在金州别驾的官任上。

  实际上,金州上下也不愿意嗣郑王多插手金州事务。

  如今情况,也算各得其乐。

  金州刺史又不时地以各种名义派嗣郑王回京,名义是让他帮金州争取一些东西,但实际上还是让他远离金州。

  一般正常而言,各地刺史,进贡的进奏院,多在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后才回京。

  嗣郑王纨绔一些,提前几日回京也不是什么大事。

  但偏偏,今日赶上了这么多人一起回京。

  出使吐蕃河州刺史,检校鸿胪寺卿元明;周国公,汾州刺史武承嗣;嗣郑王,金州别驾李敬。

  还有南昌王和元万顷的郊迎。

  这里面,越来越让人感觉到,在水面之下,似乎有一股又一股看不见的暗潮在汹涌。

  尤其现在这个时候,太子还没有回京。

  ……

  紫宸殿中,李治微微抬手,翻阅眼前奏章的同时,说道:“元卿请起。”

  “多谢陛下。”元明赶紧躬身站了起来。

  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四周,中书令李敬玄站在左侧上首,后面跟着兵部尚书裴行俭,南昌王李绚,著作郎元万顷。

  今日,那是要好好的议一议吐蕃之事了。

  “说说吧,如今的吐蕃内部究竟是什么情况?”皇帝身体微微靠后,目光落在元明身上。

  元明拱手,沉吟着开口道:“回禀陛下,臣自仪凤二年二月末从昌州而行,一路经党项,苏毗,过唐古拉山口,抵达吐蕃境内。

  据臣观察,吐蕃大小邦省无数,但大体分为三块:西北荒凉之地,西南象雄旧地,还有东南吐蕃最富庶之地。”

  李绚站在一旁,轻轻点头。

  这和他对吐蕃的认知是相同的。

  吐蕃真正最核心的,还在东南一带。

  “然则西北虽然苦寒,但战士强壮凶悍,尤其唐古拉山南侧出口一带,更是以西北军团为主,绝对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元明拱手,然后说道:“至于象雄,臣多听人道听途说,倒是逻些,繁华景胜,绝对不弱于大唐一州首府之地。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