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2章 褫夺皇太子位_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就是他及时的切割了和东宫的关系,虽然任职太子左庶子,但和东宫事务牵连甚少。

  皇甫公义在这件事情上有责任,作为真正的东宫大管家,他对太子谋逆竟然一无所知,罪责不小。

  李绚也没有想到,皇甫公义竟然对太子谋逆真的一无所知,在东宫被抄之时,他还带着大批东宫官吏在河南道清查隐田。

  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审问才得知,这些事,东宫上下知情的所有人,全部联手起来隐瞒皇甫公义。

  这里面究竟是不信任,还是怕牵连,就不从探究了。

  反正皇甫公义虽然前途尽毁,但也算逃过一劫。

  至于其他人等,真正涉及的一十四人,已经全部被诛杀或自尽。

  下面的完全不知情的东宫官吏,全部被无罪开释。

  李绚一阵感慨,好在他在之前就已经辞掉了太子右赞善大夫的职位,所以没有丝毫牵连。

  运气最好的,是张大安。

  张大安因为张文瓘一案,替东宫承担了责任,被贬为昌州都督府长史。

  之后的事情他一无所知,也无责任。

  李绚是真的好奇,这件事情当中,李贤竟然从来没有想过要暗中调动昌州的兵力。

  不知道他是不信任李绚,还是说因为昌州正在战时,所以想调兵也没法调。

  不管怎么,这件事并没有牵连到李绚,但……

  “……降曹王李明为零陵郡王,送黔州安置;除蒋王李炜为庶人,送道州安置。”赵仁本面色冷肃的看向诸王。

  “臣等领旨,陛下万寿无疆。”韩王,滕王,嗣郑王,越王,还有李绚,全部躬身领命。

  赵仁本重新拿过一份圣旨,继续说道:“传召,三日之后,回城长安;八月二十,于长安南北郊,摆设祭坛,谨告天地、宗庙、社稷,八月二十三日,议立新太子。”

  “臣等遵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再度跪拜在地。

  不少人下意识的抬头,皇帝没有直接立英王李显为太子,是想做什么?

  难道说在皇帝的心里,根本就没有要立英王为太子的打算。

  李绚沉沉的低头,心中冷笑。

  以他对皇帝的了解,皇帝这么做,绝对不是说不立李显,反而恰恰相反。

  他这么做,是要看看,朝中究竟有多少人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大声的去支持李旦。

  那日在嵩山之上,李治就已经透露出要立李显的意思,他也赞同李绚说的,李显性子绵软的定论。

  所以这个时候,不管是谁跳出来大声的反对李显,支持李旦,都是皇帝最后下狠手打击的对象。

  不仅如此,其他人,这个时候使用皇帝看不过的手段去针对李旦,一样要受到打击。

  李显的身边,绝对不能出现心思阴狠的人物。

  起码现在不行。

  谁这个时候表现出太强的掌控力,一定也会被皇帝和武后打压。

  他们明显是在吸取李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