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7章 王爷可真是辅政贤臣啊!_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膝之上,平静的说道:“东宫虽然在东南的织机升级和工部有关,但工部今日大部分的工作,都还是在突厥和吐蕃的战事之上;兵部,户部也都是一样;礼部清闲,刑部事务涉及法条太多,更需要谨慎;如此便只剩下吏部。”

  “王爷究竟看上了什么,不妨直言。”薛元超目光盯着李绚,想要看清楚他的真实目的。

  李绚浅浅笑笑,然后说道:“吏部存留有朝中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还有天下三百州,十六卫几乎所有的官员文档,其他不论,天下三百州刺史,每年的政绩如何,吏部是如何考评的,太子殿下总要看一看,方便对各州刺史有所了解,借此了解天下局面。”

  薛元超直直的看着李绚,最后不得不感慨说道:“王爷可真是辅政贤臣啊!”

  “哪里,薛相客气了。”李绚温和的躬身。

  薛元超心中轻叹一声,然后收回目光,沉吟着说道:“此事重大,薛某需要和陛下商量,不过此事堂皇正大,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如此便好。”李绚松了口气。

  李显不需要介入到吏部的政务,他只需要知道吏部对天下三百刺史的评价便可。

  李显和各州刺史不会有任何接触,但是他对他们却能够通过吏部有相当的了解。

  如此一来,一旦有相关的政务,他们立刻从这些刺史的为人,来从他的角度看来问题,那么天下就能清晰的出现在李显眼前。

  这里面没有任何其他的别意,就是加强太子看人的目光。

  看人,看事。

  一步步的接触朝政,看清楚朝政,这才是一个太子最正确的处政之路。

  当然,这类事情,皇帝自然也有自己看待的角度。

  但无疑,东宫主动提出,将极大的提升皇帝对东宫诸官的感观,从而提高对太子的看法。

  同样的,天下三百州的刺史,知道太子开始盯上他们的时候,做事情也会更加谨慎。

  这对天下有好处。

  ……

  “事已说完,如此,绚便先告辞了。”李绚站起来,拱手就要离开。

  薛元超摆摆手,说道:“不忙。”

  李绚微感诧异,脚步停下,拱手道:“不知道薛相还有什么吩咐。”

  薛元超微微沉吟,最后开口说道:“前些天,城中的杜家赌坊,传出来一份名单……”

  “绚也听说过那份名单,不知道如今朝中查的如何了?”李绚直接反问。

  他何尝不知道那份名单的事情实在太过巧合,偏偏那一日他和武承嗣就在旁边。

  如今就连太平公主都已经心生怀疑,更别说是身为宰相的薛元超了。

  薛元超只是稍微一停,就笑着说道:“已经深查了,是杜家人不知道从哪里看到的一份名单,本来打算过些日子再放出来的,没想到被杜鹏举看到了,就提前放了出来。”

  “这个杜鹏举,还是有些急智的。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