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三章 指导画和提高(感谢布都羽魂的盟主!)_全能大画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火的飞蛾一般,追逐一生的奇点。

  名为“真实的世界”。

  但如果门采尔的笔法是那种堪成费马、欧拉、牛顿、庞加莱这种数学王子级别的大宗师。

  那么瓦特尔摆在墙上的那些半吊子作品,充其量也不过是个东夏高考倒数第二道函数题的难度。

  不是人人都能做出来,但……也就那么回事。

  就是这么一幅“也就那么回事”的看腻的半调子作品。

  当顾为经不在用观众挑剔艺术品的俯视眼光,而是改用老师画指导画的角度,站在更高的维度参与到这幅画的创作过程中的时候。

  依然被他琢磨出味道来了。

  如何将一幅半吊子的作品,靠着最后一层罩染就凭空拔高到大师之境?如何将一幅粗糙的作品,靠着空中的云,水边的雾,斑驳的阴影,湖面的涟漪,一点点像是打磨镜片一样,将作品的“分辨率”不断的提高。

  如何将瓦特尔老师花了十年时间,在纷繁的函数曲线上所圈出的圈无限的缩小,用尽技能的功力,像斗牛士收敛套索一样,去努力二次逼近那个“真实的世界”原点的边沿?

  思考是带来进步的源动力。

  知识是思考的基础。

  以前顾为经对着墙上的水彩画框,把头发揪的秃的和他爷爷顾童祥那样都没用,他提高后的水彩技法顶多也就和瓦特尔半斤八两。

  墙上的那些画不是他想思考出问题来,就能思考出问题来的。

  系统技能提供给了顾为经一个更高等级的思考维度。

  当他站在水彩技艺的巅峰的那刻,德威老师作品上那些羞答答半遮半掩的奥秘,一下子就向他完全敞开了怀抱。

  无所遁形。

  从在调色板上从冷色调到暖色调,调出一个简单的配色色轮,再到激活技能,最后一笔画完,短短的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里。

  顾为经光是水彩的经验就提高了小五百点,进度条被填满了十分之一。

  油画、中国画,乃至素描都有几十、上百点的提高。

  比他以前同样使用门采尔技能画个手办模型,可要多收获了几倍不止的经验值,这不是单纯使用技能带来的提高。

  而是对写实作品的理解所带来的提高。

  皇天不负苦心人。

  这幅画瓦特尔足足画了十年,上万小时的心血凝聚在同一件工作上,绘画技法细节表现的有些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但整体的构图,树木倾斜的角度,从廊桥到博物馆建筑的建筑的倾斜变化,游人的切入角度,视平线设置位置的高低……一万小时的磨砾时间,足够一个没有接触过乐器的人,从头到尾弹出《匈牙利狂想曲》这样音型复杂的快板钢琴曲。

  也足够任何一个画家对一幅作品,一处景物,熟悉到深入骨髓,成为了灵魂的一部分。

  这些构图方面的东西,与一位画家的天赋有关,却更与努力有关。

  瓦特尔教授完全可以自豪的说,他的《博物馆岛》上每一棵树木,每一片瓦砾,所选取的绘画角度,都在他无数次的重复实验中,达到了能够载入教科书般的地步。

  写实在技法以外,能够被绘画经验所覆盖的领域,他早就做到了极致。

  即使那些风景大师,跑过来初次画这种主题,作品的表现力可能比他更好,但构图一定不会比他打磨的更细。

  所谓莫奈一生临摹睡莲,也不过就是临摹了这么长的时间。

  而这些经验和体会,在顾为经代入到瓦特尔的视角画指导画的过程中,被他一点点的汲取和吸收。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