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胜的命运_全能大画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郎世宁画了一辈子研究出来的新体画路线,要比崔小明自己目前的风格,做的更好,走的更远,表现力更强。

  然而。

  在组委会眼中,决定一幅作品是否能够获奖,最关键的元素是画作是否成熟,表现力是否出彩么?

  不。

  不是的。

  画的“好”,画的“漂亮”当然非常非常的重要。

  却不是最重要的。

  任何一个画展。

  只要是正经的组委会,那么在考量评价、评价作品时。

  有一个标准定然天生是最高的优先级。

  它高于看着漂亮,高于画法是否成熟,甚至也高于画家的技法本身——那就是原创性。

  原创性是任何艺术设计相关行业的天。

  一个艺术家一生中所能成就的最牛逼的伟业就是开宗立派,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流派。

  对美术史发展的角度来说。

  第一个毕加索千金不换,第二个毕加索一文不值。

  而参加普通的画展,画面本身内容具有原创性是必须的。

  行业内,固然抄画抄的飞起。

  大家都说,天下艺术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但前提条件是你抄袭别赤裸裸的临摹着画。

  就算临摹着画,至少也别被人家找到证据抓住。

  借鉴一点画面元素无所谓。

  真要画展上出现了画面内容复制粘贴般的两张画。

  那就是你死我活的下场。

  伱证明不了自己是原创的那个,就会留下巨大的不光彩污点。

  参展时提交的创作日程和作品说明材料就是干这事用的。

  而画面内容是否具有原创性的基础门槛之上——绘画风格是否具有原创性,这个要求就实在太高了。

  画展方面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参展画家,都是开创美术先河的超级大宗师,都是毕加索、莫奈、修拉。

  纵然是最顶级的威尼斯双年展。

  组委会会希望参展作品在风格上有让人瞩目的闪光点,却也不可能会奢望艺术家全都自己开创一种艺术风格出来。

  那就没几个人能参展了。

  顾为经这个年纪,参加画展,根本都不会考虑技法原创性相关的内容。

  哪怕是严苛曹轩。

  看到这幅《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的时候,老太爷笑骂的一句“偷奸耍滑,没有心意”批评,也只是一句不当真的玩笑话。

  曹老嘴边说说就算了事,内心里还是更多的赞扬顾为经“研究郎世宁,研究出了门道来了,不容易”。

  可就是这个不能当真的玩笑,没有人会苛责的小小“缺陷”,正常参加一千次画展,也不会有评委真觉得有什么问题的所在。

  偏偏一旦撞上崔小明。

  就会变成阿咯硫斯之踵的致命缺陷,甚至完全无法补救。

  当然,崔小明如今也离真正意义上的开宗立派差了十万八千里,可是至少已经尝试着迈出了自己的脚步。

  有没有这一两下向前迈步的苗头,他就是本质的区别。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