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六章 何为妙笔生花_全能大画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因为印象派几乎就是完全以“光线”为根基建立的画派。

  同样也是因为眼前的《礼佛护法图》是一幅壁画。

  顾为经借系统提供的《摩诘手记》知识卡片的光,在色彩调配上占了很大的便宜。

  他调色尽可能的达到了和四周那些古老的壁画颜料融为一体,以期修旧如旧的效果。

  可壁画就是壁画。

  优秀也是针对这一分类而言的。

  固然从画法用笔上,壁画和绢画、纸画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分,但色彩表现力还是不一样的。

  面对的储存条件也完全不同。

  壁画需要优先考虑的是经受住风吹日晒的侵袭,油画放在强烈阳光下照个两年就坏了,而壁画需要考虑的是十年、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存续时间,颜料的附着力和耐久度要远比颜料的色彩是否鲜艳,优先级更高。

  另外,颜料画在沙土上的晕染能力,和画在宣纸上或者画在植物纤维画布表面上时能根据画家意图随意的扩散流淌,也是完全两个概念。

  非拿画法的短板和别人的长板比,有关公战秦琼之嫌。

  硬要说曹老画的更好,未免是不讲道理的吹牛皮了。

  可这幅《礼佛护法图》也有雷阿诺作品中做没有的东西,至于……它是什么?

  很遗憾。

  顾为经不知道。

  在那几周的短暂相处中,顾为经更多的是以一种跟在曹老身边打下手的小跟班的身份,在那里高喊“666”,惊叹曹老先生用笔的炉火纯青,对细节处理的妙到毫巅。

  看的更多是小处。

  现在,是他第一次以一个观众的视角,静静的、好好的,从学理的角度宏观感受这幅作品的魅力。

  在这幅画之前,站的久了,就能感受到这幅画的神奇吸引力。

  它似乎天然带有一种宁静祥和的气度和气质。

  换句话说。

  顾为经记得,曹轩在创作的过程中,反

  反复复的强调一幅画应该是精神和技法的结合。

  画画要一气呵成,画龙点睛。

  或许是错觉。

  顾为经在这幅画面前,已经看了一个小时了。

  他仿佛真的能隐约的感受到,这幅画曹老的用笔之间,是有一股“气”在墙壁上流动的。

  它存在。

  但这个“气”具体是什么——也许是心境不对,也许是没有达到鉴赏需要的水平。

  顾为经是说不出来的。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他想了很久,终于觉得心下烦闷。

  他知道自己思考已到了极限,也不敢强求。

  摇了摇头又把视线挪开。

  这一分神,顾为经忽然发现,隔离带身边的人群中僧人的数量有点多。

  大金塔本来就是仰光最重要的禅院所在,和尚们也确实蛮喜欢溜达着找人聊天练口语的。

  但这一方小小的壁画前,就站了五、六名禅师。

  密度还是有点太高了。

  正常来说,曹选画的再好,再珍贵。

  这些和尚们都住在这里。

  看习惯了,几个月来应该也就不稀奇。

  也没见卢浮宫的扫地大妈,天天围着《蒙娜丽莎》看啊?

  顾为经捉住刚刚那名给澳大利亚游客做为讲解的僧侣,双手合十了一下,“大师傅,麻烦问您件事儿,我看这拉了隔离带,这幅画是要单独拉出来做一个旅游打卡景点么?”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