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一章 画法互补_全能大画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性。

  卡洛尔的《雷雨天的老教堂》,包括顾为经画的《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虽然风格不同,但颜料本身的搭配思路也相似。

  都是单层厚涂。

  以湿画法为主,对景写生从头尾一次性画成。

  无论是用油画,还是用丙烯。

  单层油彩的画法都是油画里最快的一种,思路顺畅起来,几个小时内就能从打稿到收工,一整套流畅都走完。

  梵高和莫奈都有兴致上来了,状态正酣,一天从早到晚,连画了好几幅作品的先例。

  但是事无绝对。

  印象派不拘泥特定的画法。

  它更多的是一种美术理念,一种对阳光刻画的思想。

  画派里绝大多数的画家,都喜爱快捷爽利的厚涂。

  也有以雷·阿诺和劳德累克这种,特例独行,偏偏喜欢以较为细腻的多层古典罩色的思路,来践行印象派的理念。

  用一层层反复干透,反复堆积,不断叠色的颜料,去书写颜料的丰满与蒸腾。

  多了一层规整和等待。

  却也多了一层阳光与空气震荡和弹性。

  眼前胜子小姐的绘画作品,明显就融合了过去这几个月里,去世界各地的美术馆走访现场观摩多位名家作品,和写论文时大量阅读各种各样色彩理论后的感悟心得,加入了一丝古典画家式样的对刹那流光的塑造。

  午后孤儿院的阳光下,到处都是槐树,爬山虎,小灌木,油菜叶的影子。

  然而相似的时间,相似的光线,相同的地点。

  绘画艺术区别于摄影,最明显的优势和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即使外界的自然环境几乎是相同的。

  不同的两个画家。

  他们对色彩的解读不一样,对画法的理解不一样,最后形成的作品风格也是截然不同的。

  顾为经的《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

  风格更加抓人眼球,也更加刺目。

  他在画作中大面积的使用里令人窒息式的绿色,仿照卡洛尔的流动的雷海,整幅作品的远景,也被各种各样的流动绿色所充满。

  而绿色。

  它在顾为经的,全部都表现为本来的绿色。

  这话听上去像是无意义的废话,实际上,却是画法色彩感染力不同的关键。

  顾为经所创作的作品,当然也有清晰的色彩变化。

  不过不管阳光照射的到,还是照射不到的地方,色彩变化完全是用色彩的明度的改变来完成的。

  更直白的说。

  顾为经的,遍布着各种各样新鲜的绿色,陈旧的缕色,油光亮亮的绿色,灰尘朴朴的绿色。

  但总而言之,它们仍然都是绿色。

  酒井小姐则采用了另外一种色彩诠释的思路。

  她将很多冷暖色调的相互补色,融入了画布之中。

  将中性色混在了一起,让暖色调或者冷色调与之产生化学反应。

  比如藤蔓在墙体下的阴影。

  她就不是简单的画上一层斑斑点点的深绿色了事。

  而是在整幅画画第一遍的时候,在此处阴影部分的地稿处,额外加了一层钛铬棕做为底色,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又罩染上了一层极薄极薄的鲜绿色。

  因此。

  完全是同一处墙体植被。

  在顾为经的作品上时,它呈现的是黑绿色,而换成了这幅《为猫读诗的女孩》,则就变成了微微泛红的颜色。

  舍弃了一定程度上灰色调所带来的侵蚀力。

  却也因此变得更加动感。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