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1章 小镇青年_演技派从1998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若有若无的牵绊控制着人物的情绪。

  类似这种小镇青年对于李唐来说并不陌生,在自己老家县城就有不少这种人。当然不是偷渡,比如当年和老李一起贩外烟的那帮人,靠着贩外烟挣了一点钱。后来国家收紧了走私烟的渠道,干不下去了,手里呢多少有点小钱,这帮人不是常常会出入舞厅,就是整天打麻将。

  这些人看起来似乎过的很潇洒,其实精神世界相当空虚,不跳舞不打麻将都不知道干点什么,和剧本里的小镇青年一样整天无所事事。

  他们还是自家饭店的常客,李唐经常会看到他们叼着烟站在饭店门口看着街面上的人来人往,但他们的眼神似乎永远都没有焦点。

  如果说用什么来形容这些人的状态,李唐觉得大概用《神雕侠侣》中杨过的那套“黯然销魂掌”中的招式来形容比较准确。比如:孤形只影、魂不守舍、行尸走肉等等。

  不过李唐的关注点并不在这里,而是觉得故事设置的地点有问题。

  “啧,王导,这个故事不应该发生在浙江东南沿海,而是应该发生在胡建才对呀。”

  王晓帅眼睛一亮,饶有兴趣道:“怎么说?”

  “说浙江东南沿海,还不如说温州更为准确一些。但是温州人大多数都是往欧洲跑,尤其是意大利,都快成为温州人的第二故乡了。倒是胡建人去美国的很多,我听说美国唐人街那些开超市的大部分都是胡建人。”

  说起来李唐之所以了解这么多是因为自家饭店隔壁有一家眼镜店的老板就是温州人,他们家的很多亲戚都跑去了意大利。

  而且听他们说当时温州人跑欧洲最主要的一条路线是坐火车从东北出关,穿越苏联,一直坐到黑海沿岸,再乘船经过土耳其海峡,抵达南斯拉夫地区,最终从北面翻越阿尔卑斯山登陆意大利。

  只有胡建人才会坐船漂洋过海去美国。前世他生活在美国,可能见到的最大的华人群体就是胡建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不是通过正规路径来的美国。

  李唐接着又道:“如果说故事发生在胡建的话,那么那种走村入乡的巡回越剧团就说不通了。浙江人是看越剧的,但胡建应该是闽剧吧?”

  他的话音刚落,就见王晓帅和焦雄平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露出满意之色。

  王晓帅继而朝他笑道:“你刚刚说的一点都没错。其实这个剧本我就是根据胡建沿海发生过的故事来写的。”

  说着他露出苦笑道:“之所以把故事发生地搬到浙江东南沿海就是为了避免对号入住,别到时候审查又要通不过。”

  “哦,原来如此!”李唐恍然点点头的同时,还有些不好意思。

  想想也是王晓帅好歹在胡建待过四年,没道理不知道这种事,而且能够写出这样的剧本肯定是经过一番考察的。自己提出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