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八章 作曲怪才_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世《西游记》的拍摄工作,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是一个摸索的过程,之前并没有同类型的作品可供参考,所有的一切,都要靠剧组从无到有来独立完成。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质量如何,相信每一个看过86版《西游记》的观众,心里都有一杆称。哪怕后来经济发展,科技手段进步,神话题材的影视剧也多了起来,但是,真要说能和《西游记》相比的,不是自夸,是当真没有。由此不难想象,《西游记》剧组的台前幕后所有工作人员,为此付出的多大的辛苦。顾北既然来到了这个年代,有幸参与其中,便一直想着能让剧组少走一些弯路,少经历一些波折,将这部经典佳作更好,更顺利的制作完成。之前师徒四人的肖像画,剧本改编的大方向,都算是顾北凭借着先知先觉为《西游记》做出的一点贡献。如今既然说到了配乐的问题,顾北也不能提出来之后,坐等那位许静清老师天降了。又到了他发挥优势的时候了。顾北前世看过很多关于《西游记》剧组的专访,杨婕导演和许静清老师都曾说过,在为《西游记》配乐之前,他只是一个无名作曲家,当剧组联系到他的时候,他甚至以为来人是个骗子。杨婕导演也提到,她也是非常偶然的听到了许静清创作的一首曲子,传统乐器搭配西洋乐器的演奏,一下子就把她给吸引了。顾北此刻自然不知道这位许静清老师在哪,而且,现如今网络在国内还没个影子呢,咨询也不发达,想要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可找不到人,顾北至少可以给杨婕一点儿启发。比如……“你的意思是,不能只是单纯的将配乐固定在传统乐器和传统乐曲上?”顾北的话,杨婕听过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不解。因为文艺部组长会上,曾有人多次提到过,无论是《西游记》,还是王福林负责的《红楼梦》,作为古典名着,在配乐上都应该用传统乐曲,突显古典名着的特点。现在顾北居然要将这个决议给推翻了。“不用民乐用什么?总不能用洋玩意儿吧?”杨婕虽然不是个老脑筋,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多多少少还是保守了一些。因为从一开始,从广电到台里,定下的调子就是,中国人要用中国的方式来拍中国的名着,并且还要突出中国特点。配乐虽然有一个“配”字,可并不代表着可有可无,相反一首曲子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整部戏的质量。“为什么不能?不尝试一下怎么知道不行呢?”听顾北这么说,杨婕也稍稍动了心思,既然现在找不到合适的曲子,不如试一下。“你这么说了,有没有合适的作曲家?”呃……许老师,你这会儿到底在哪旮沓待着呢?顾北确实不知道许静清现在是哪个单位的,但是……“杨导,前年那部《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