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22章 用预警机做测试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浩南用大概两个小时,给孟震远和唐林天介绍了自己改良之后的流形学习算法,以及使用这种算法对多波段光谱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的思路。

  简单来说,在传感器已经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面临的问题不是数据太少而是数据太多。

  以至于根本无法分辨其中哪些有用,哪些无用。

  而流形学习技术,就可以从一张充斥着以兆乃至吉计数信息量的雷达成像图当中,精确提取出所需要的特定数据,以进行分析。

  当然,这只是诸多应用场景中的一个而已。

  如果计算机性能够强,那么也可以实现诸如人脸识别、图像搜索之类的高级功能。

  “听上去非常……完美。”

  在常浩南介绍完之后,孟震远觉得自己几乎已经被这个精妙的方法所折服了:

  “不过,还有个问题……”

  “我们的卫星还有一个多月才会发射……虽然我也认为这个思路可行,但总归还是需要进行测试……”

  说到底,还是前者的动作有点太快了。

  “嗯……确实。”

  常浩南点了点头:

  “卫星把数据传回来可能需要三月了,而且地质信息要做校核的话,还得等现地勘探的结果出来,效率实在有点低……”

  他相信自己开发出的算法肯定不会有错。

  但要想优化出足够好的效果,还是需要足够多的样本来进行比对调参。

  靠资源二号01一颗卫星,配合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几十号人,恐怕效率很难满足要求。

  “反正只要是遥测数据就可以,那要不然让科学院那两架里尔S也加入进来?”

  旁边的唐林天提议道。

  80年代中期,华夏从美国进口过两架里尔S/II公务机平台的电子侦察机,后来挂在科学院的名下。

  除了军用以外,也会执行一些科学测绘方面的任务。

  常浩南摆摆手:

  “这块的短板是现地勘测的效率不行,哪怕多两架飞机也……”

  说到这里,他突然眼前一亮。

  说到底,流形学习算法的功能是特征提取。

  那就不一定要把目光局限在地质信息上面。

  对地侦察、战场监视、目标识别……

  也是一个道理的嘛。

  而且因为建筑和车辆之类的目标可控,甚至都能省去数据校核的功夫。

  这个时候,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了一个绝佳的试验平台——

  已经首飞了的空警200。

  虽然那部厘米波雷达在对地探测时精度有限,不能跟正经的合成孔径雷达相比,但考虑到巨大的天线面积和功率,如果只是用作技术验证,应该问题不大。

  而且,还是一石二鸟。

  除了给高光谱遥感设备做验证以外,也是在给华夏未来的战场指挥机、综合侦察机、或者战略侦察卫星进行技术上的准备!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