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徐卿可愿入班直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垂帘,但在立端王赵佶为帝这件事上,向太后却一反常态的极其强硬,而赵佶登基时已十八岁,身为长君,本不需再垂帘,向太后也垂帘了半年,看来这背后应该是有朱太妃及其利益集团的逼迫,使得一向不恋权的向太后为身家性命计,才不得不强硬。

  二是章惇作为权相,性格强硬,颇有手腕,若不是因为私交中官被人抓住了把柄,又怎可能被赵佶轻易拿掉?

  三是赵佶登基之初与其后作风判若两人,徐泽原以为赵佶有明君之姿,只是失于轻佻,现在看来,分明是当初登基时,内忧外患,地位极其不稳,又有向太后管束,才不得不作出“明君”之态。

  这下,徐泽对赵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不仅是轻佻,而且为了权势和享受,可以毫无底线,早年能逼死颇有贤名的亲兄弟赵似,现在再弄死一个脑子有坑的嫂子刘氏,就不足为奇了。

  而林冲这个一心钻营的家伙,说倒霉吧,遭此池鱼之灾,稀里糊涂就涉了案,吃了一些苦头;说运气好吧,还真的是运气很好,至少稀里糊涂捡回了一条性命。

  毕竟崇恩太后毫无根基,赵佶又帝位无忧,才会听宰执的意见轻易结案,这要是遇到前些年神宗朝“李逢赵世居谋反案”活剐一堆无辜者的情况,林冲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想通此节,徐泽越发肯定昨日的选择没错,伴君如伴虎,指望赵佶这种薄情寡恩之君的圣眷太不靠谱了。

  “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情报搜集!”

  “是!”

  “林冲是如何判的?”

  “夺官,刺配沧州,明日动身。”

  又是刺配沧州!该不会和高俅有关吧?

  “高殿帅有没有在此事中做手脚?”

  “没有,这次殿前司牵连颇广,高殿帅为避嫌疑,案发后,就归家闭门自省,但自始至终都无御史弹劾高殿帅。”

  “这事私下已有传闻,无非是官家疑心楚王旧事,如今帝星稳固,朝堂风平,重臣们都不想事情闹大,最后才会大事化小。”

  “涉案之人基本都是轻判,唯林冲往年曾数次冲替随驾禁从,自供想以此结交贵人以求晋升之阶,不合攀咬出好些人,触了众怒,才会被重罚。”

  高俅既然没有掺和此事,当不会有野猪林剧情,徐泽突然想到了鲁智深,不知道花和尚进京没有,不过,这事不好直接问朱贵。

  “林冲毕竟牵涉张教头,待他启程时,安排一个行动小组暗中跟踪,保其平安。”

  徐泽说完,似是随意提道:“张青尽最近情况如何?”

  朱贵作为暗子,轻易不得露面,打炭场那边虽然安排有人,但同舟社只是最初提供了技术和“设备”,生产、管理和销售全在张三那一方,双方的合作并不“公平”,徐泽原本做好了合作出现波折,甚至破裂的准备,没料到张三挺有长远眼光,一直没动过别样心思。

  “很好,张青尽自知道社首为太尉做事后,平日里更加殷勤,账目也很干净,对了,近些时日,张青尽结交了大相国寺一个法号鲁智深的菜头僧,好生雄壮。”

  绕了一圈,这哥俩还是凑一起了,有意思!

  “这个菜头僧何时来的大相国寺,他和林冲是否相识?”

  “二月来的,没听说他和林冲有交往,而且林冲出事后,这僧人还经常和张青尽吃酒,也从未听他寻过林冲家人,两人应是不相识。”

  “还有什么消息?”

  “京师怀州李家蒸酒技艺有突破,前几日刚派人来传信。”

  徐泽造烈酒并不是为了卖,烈酒的利润实际上远远不如“低度”酒的,他主要是为了得到酒精,但酒精也不可能卖钱,和怀州李家合作,除了提供度数不高的“玉壶春”配方,徐泽还画了另外一个饼——花露水,李家急急传消息过来,应该是等着这个配方。

  李家在生意场上名声很好,但终归有李邦彦这个正得宠的天子近臣,同舟社和李家合作的基础极不稳固,朱贵有些不放心,毕竟,社首徐泽的身份太尴尬了。

  “社首,从北地返回,可是要授官了?”

  “嗯,昨日天子允我进御前班直,二十四营认我挑选。”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