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 新兵训练规范化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大。

  这类军服不便于长途奔袭,去年奔赴泸南平乱,困扰兵士最大的伤病问题,除了脚掌打泡,就是由于军服透气性能差而引起的烧裆和烧背。

  而且,禁军军服在战场上的识别度也较低。

  高阶还可以从盔甲的精良程度判断,低阶基本看脸,指挥层级一旦断裂,战场上看到的都是生人,就无法有效指挥。

  这个问题,对以弓弩阵地战为主要战法的禁军问题不大。

  反正禁军不管打谁,都是提前按照编制列好阵,再射箭。

  至于行军途中被敌军突袭编制出乱,或者交战中被敌兵突入,战局混乱?

  那时的禁军早就崩溃了,能不能识别军阶都没有一点用。

  但徐泽对同舟社军队的定位就是即便混编、穿插和白刃战后兵力减员,指挥层级打乱时,仍要能快速形成战斗力,没有很方便的军服标识体系,就很麻烦。

  照搬后世的做法是不可能的,如今完全不具备那个条件。

  而且,后世的军服体系,也不符合当代人的审美。

  徐泽的办法是在改进服装式样、用料的基础上,增加军阶辨识体系。

  模仿秦代军服的设计理念,通过头饰、鞋子、盔甲饰物等显著标识来区别不同军阶。

  他还计划以后逐步推出军队荣誉体系,现在正在摸索中。

  “迁建分坊的事情有没有问题?”

  辽苏州的农业基础太薄弱,下限低,上限也有限。

  而且,作为港口城市,把所有的人全困在土地上也很不明智。

  徐泽在派出劝农官的同时,让手工坊也派出了几个人,实地考察对面的手工发展前景。

  和劝农官全是男性不同,手工坊多是女性。

  对大多数人来说,拖家带口去辽国发展,确实很有挑战性。

  张大嫂有些为难,道:“暂时只说动了大概七成的人。”

  徐泽早有预料,鼓励道:“差不多了,先过去把架子搭起来,无非就是发展时间慢一点,我们等得起。”

  “书院有没有什么困难?”

  徐泽问的是继任陈淳的陈集,后者回以微笑并摇头。

  陈集是个很实在的人,信奉多做少说。

  来之罘湾的时间还太短,没深入了解情况之前,不乱发表意见。

  众人领命后,均没有疑惑和补充意见,徐泽宣布散会。

  留下了梁义和张绍。

  徐泽对张绍道:“同舟社在辽国的战斗暂时停下了,下次战斗何时会打,打多大规模都很难预料,朝廷也迟早会和我们对上,必须预有准备。”

  “战斗经常化后,以往各营自训自用的模式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了,损耗的战兵要能直接补充,新兵训练就必须要经常化、规范化。”

  “由你负责,在全军范围内抽调骨干,组建教导营,初期只训练新兵。”

  “待积累一定经验和人才后,新兵训练营分离出去,教导营则转为训练军士,以后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