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卷:肃正朝纲,攘外安内 第109章:玩弄权术者终将别权术玩弄_大乾监国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城内,宣政殿。

  当录补的官员名单确定之后,李林甫谋逆一案,也算是尘埃落定。

  定罪什么的。

  那自然是刑部、大理寺和吏部三司联合定罪,谋逆算得上是一等大罪,然后就是其他所有贪赃无法之事。

  还要为一些官员平反。

  当初有一些官员看不得李林甫把持朝堂、耀武扬威,有过上奏章弹劾,却被李林甫的人压下来了,至于那个官员,最后也因为获罪而问斩,全家都遭了罪。

  也有一些,是李林甫直接排除异己,行弹劾之事,把人给贬官、流放。

  吏部尚书狄晏出列,拱手奏道:“启禀殿下,李贼既除,然,当初有忠臣义士眼见李贼祸乱朝纲,便上奏陛下,而李贼鼠目众多,弹劾一事被其压下,后来还被反咬一口,以莫须有之罪名问斩。此事应当有个说法,给蒙冤之人平冤昭雪,以彰显殿下英明,臣等恭请定裁。”

  户部尚书戴光出列,拱手奏道:“启禀殿下,狄尚书所言极是,李贼既除,当为那些受到冤屈的忠臣义士平冤昭雪,臣恳请开启京察之事,请殿下定裁!”

  《大乾会典》所载:“如京察之事,由台院主持于上,吏科,大理寺,考功司协赞于下。”

  即由御史台主持,吏部监督,台部两方,被时人称为左右手,考功司、吏科、大理寺负责具体事务。

  具体方法则是,一考语,二咨访。

  即所谓“采舆论于通国,集众思于廷臣”。

  咨访就是问卷调查,吏部会将写有官员名单的问卷,也就是访册,发放给在巡察御史,故而京察自陈疏中所写,以“准吏部咨,准巡察使咨”开头。

  至于考语,则是吏部考公司等属官的考评,其实也就是一个形式,完全可以暗箱操作。

  但是若是京察的主官刚正不阿,乃是一个正直之臣,御史台、吏部和大理寺三司也都是尽职尽责,还是能够查出一些问题来。

  这时候开启京察,那自然是为了借助李林甫少一把火。

  他们也都知道现在京师已经失去了好几个地方的管理,可若是继续下去,他们失去的地方权更多。

  陇右道的肃正已经差不多了。

  锦衣卫和御史台的收获非常多,一个三年受到旱灾的陇右道,竟然搜刮出来两千一百二十万贯。

  贪官污吏一共是三百六十七人。

  最大的宣抚使、太守,然后便是郡丞、县丞等,还有一些地方上的村霸、县霸等。

  马上,会有一百多人会被押送来京师,问罪处斩。

  这些人也都是地方上手握大权的官员,在锦衣卫、御史台的快速控制之下,没能逃出去,被抓了。

  也有一些闻风而逃的,被边关将士抓住的。

  还有确实逃走了,到现在,追缉令贴了整个北地和陇右道,赏金比较高。

  对待贪官污吏的忍耐度,可以说,几乎是历朝历代以来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