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卷:肃正朝纲,攘外安内 第188章:小说背后的意义_大乾监国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逼民反的意思肯定是有的,但当此之时,殿下主要心思却未必在此。”

  “须知道,自大乾平定西夏,提升威望以来,殿下心意俱在兴复国家、中兴大乾上面,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彻底解决北地之患,天下大同。”

  “而从西夏一战后,蒙元、北燕伏首,李乾顺的首级都送来了,大乾自当还是天朝上国,然内部依然还有刘柱、赵玄甲等反贼,还有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急需安抚,中兴大乾、天下大同。如此大局之下,那往后便只有一件要害大事了。那便是……。”

  言至此处,狄晏狄尚书稍微一顿,看了看在座的所有人,语调却也愈加短促严厉:“那便是积蓄兵马粮草,以备北伐!而咱们论事,都该从此处入手才对!”

  “狄尚书所言极是。”

  早有准备的张太岳见状,应声接口:“殿下自从平定西夏之后,这条子送往六部九卿也就多了起来,每一条,却都是治国之良策,也都是六部九卿权责之所在。”

  “某不才,在狄尚书所言之后,也有所感。”

  狄晏闻言即刻扭头看向了张太岳,开口道:“张尚书之言,必然是金玉良言!”

  张太岳得意一笑,也不推辞狄晏夸奖,直接捻须相对:“某以为,凡事当从高处来看,譬如《三国演义》,仅仅是一个黄巾之乱,不过是开篇罢了,按照此书脉络,接下来指不定还有更多人物出场,关键在于三分天下之事!”

  “而东汉末年之结局,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三家归晋。”

  “正如开篇序言之词,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殿下也有警示之言,那便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某以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太平’而论。”

  狄晏本以为张太岳会有什么言语,其言语可能也就那样,有道理,却不多。

  现在一听,倒是还真的有几分道理。

  “太平?”狄晏轻声疑惑,细心品了品这两个字。

  张太岳见状继续笑言道:“狄尚书看来应该有所得了。”

  “说起这太平二字,自然是要从高处来,当初,太子殿下为何要藏拙?乃是因为奸相当道,深得陛下圣心,其权柄也是一时无二,殿下若是想要铲除奸相,必定是要违逆陛下之圣心,故此藏拙,而陛下病重,奸相李林甫越发肆无忌惮,大乾国祚有大厦将倾之势,殿下只能迎难而上”

  “再看殿下铲除奸相之举,是否真的滥杀无辜否?”

  “本是想要慢慢地问罪于李林甫奸党一系,结果是李林甫狗急跳墙。”

  “太子殿下也仅仅是处罚了李林甫、史思鸣等人,对禁军将士们宽大处理。”

  “为何,自是因为那时候的大乾需要禁军的将士们。”

  “从之后平定董贼、李贼就可以看出来,若是没有那些禁军浴血奋战,怎么会有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