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章 只恨老贾死的晚!!_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习,一定要学习!!学习如逆海行舟,不进则退啊!!

  待到学的两眼酸痛,这才把书藏好,手电筒关上,闭上双眼沉沉睡去。

  一夜过去,

  翌日是入冬以来难得的好天气。

  初升朝阳的光透过崭新的大玻璃窗,在张沈飞家的新房里晕染出层层橙黄色的色彩。

  光影相错余韵悠长,让人乍一看,有一种寒冬已远的错觉。

  张沈飞起了床,洗漱好,老太太已经把早饭做好。

  昨儿剩下的白面馒头裹上鸡蛋液炸了,上面又撒上了厚厚的一层绵白糖。

  粥是面汤敲进去了俩鸡蛋,小菜是沁芳居的什锦八宝菜。

  一开始张沈飞刚写小说赚钱的时候,她怕邻居们多想,也怕浪费钱,时不时的就做几顿二和面窝头。

  等张沈飞去了轧钢厂当干事之后,却是腰杆子挺了许多,顿顿白面也不背着人了。

  张沈飞察觉到老太太的改变只是笑了笑。

  老一辈儿都这样,哪怕你在外头挣再多钱呢,只要不是正经工作,他们也觉得不踏实,朝不保夕。

  可要是那工作一旦跟编制,铁饭碗沾了边,他们就能立刻就又换一副姿态。

  张沈飞坐在饭桌前,端起碗先喝了一气粥。

  而后告诉老太太今儿发了工资后,自个儿打算买自行车的决定。

  本以为老太太要拒绝,谁知她却点点头:“见天儿上班走路不方便,买就买了。

  可有一点,买了之后你要爱惜,这样等结婚的时候,这自行车也算是一个大件。”

  这年头虽然还没有结婚必须三转一响,三十六条腿的说法,但有个大件总归是好的。

  张沈飞咽下嘴里的馒头片:“成,您要是同意,我下了班就去东安市场瞅瞅。”

  这才1953年元旦,举国闻名的四九城百货大楼还得两年才建成,现在老百姓想去商城,首选老东安。

  张奶奶吃的少,放下碗筷告诉张沈飞,去就去吧,不过最好把田小枣带上。

  “那丫头嘴巴会说,指不定帮你还价能便宜个块八毛的。”

  “嗯呐,我省得。”张沈飞答应。

  一碗鸡蛋面汤,五片炸馒头片张沈飞吃的舒舒坦坦。

  走到东直门外,再遇到的人大部分都是去轧钢厂上班的。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喜气洋洋的笑容,路上的欢声笑语也比其他时候多一些。

  不为别的,就因为今儿是元月初三,轧钢厂关响的日子。

  关响就是发工资,四九城土话,扣工资叫扣晌。

  到了厂里,工人们虽然心急如焚,却还是得先去车间工作。

  厂子里人多,叫到哪个车间哪个车间的人再去领。

  办公室的干部们倒是没这么个规矩,什么时候领都行。

  张沈飞等财务室一上班,就晃晃悠悠的过去了。

  到了地方,正好是钳工第一车间在领工资。

  嘿,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张沈飞朝贾张氏身边那么一站,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