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章 安东日常_莱阳金属之烽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章安东日常

  安东县

  由于飞机生产线要到月底才能交付,这次卫远带着已经打包好的采煤设备,和某宝定制的200万块袁大头,先行穿越回安东。

  此时的安东县比起卫远第一次来时,完全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泥泞不堪凹凸不平的土质公路面,已经实现了水泥全部硬化,从天空上俯瞰像一条曲折蜿蜒的银色巨龙,把安东县12个乡镇串联在一起。

  此时马路上除了飞驰的工程运输车辆,还有不少、马车、骡车、牛车拉着各式各样的货物也穿行在公路上。

  奇怪的是有不少骡马屁股后面套着一个布兜一样的东西。

  原来自从公路完工后,不少行脚的商人,商队也纷纷改道从安东县赶路,虽然有时候路程饶远一些,但总比遇到阴雨天车轮陷在泥坑里强不少。

  但是大量骡马的粪便也带来不少卫生问题。

  为此施公行特意成立一个公路管理部门,平时里负责公路养护和路面卫生打扫,同时要求凡行走在公路的牲畜,其主人必须清理其排出粪便,否则将处于罚款或路面义务打扫卫生作为惩戒。

  于是就有人开始在牲畜屁股后面套一个布口袋,用做粪兜,慢慢的其他人也开始有样学样,久而久之只要进入安东县境内,给牲畜佩戴专用的布兜已经成了这些商人习惯。

  商队的增多也带动了安东县商贸的发展,原先整个县城只有几十家的铺面,已经发展为一百多家。

  就连平日里周边农户的:蘑菇、榛子、木耳之类的山货都好卖不少,为此附近乡民都称这条路叫做“卫公路”,以感谢卫远修建了这条水泥公路。

  卫远这货听了施公行的介绍,表面上只是矜持的笑了笑,心里却是乐开了花,咱老卫家也能有被人称“公”的一天。

  原本自己修筑这条公路最初的目的,是出于军事方面的考量,以便后期装甲机械化部队能够快速展开,以应对关东军的入侵。

  没想到却是民用方面的效果最先展露出来,果然应了那句老话要想富先修路。

  施公行接着介绍道:“工业方面,目前整个园区规划厂房的主体建筑已经全部完工,剩下都是一些路面硬化,绿植移栽,以及家属楼修建之类的工程。”

  家属楼则是根据卫远提供的图纸,仿照后世建国初期的筒子楼修建,室内面积分为20个平方的、60个平方、80个平方不等,可根据工人各自实际情况进行分配。

  筒子楼的好处是经济实惠,坚固耐用,能够快速修建,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住户间相隔太近,基本没有什么隐私可言。

  好在这个时期人们对于物质要求很低,都住上楼房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而卫远要求优先修建和保障的军械厂,由于开工时间最早投入人工最多,目前已经全部完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