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20 章 苛捐杂税_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镇江府。

  这座风景如画、历来富庶的府城,上至商贾下至农民,居然没有一个脸上是挂笑脸的。

  哦,除了官吏,那些端着铁饭碗的家伙倒是都挺高兴。

  可不管余敏和丁廷怎么打听,大家都是摆手闭口不言。

  那模样,就跟有鬼盯着他们似的。

  这天,好不容易有家卖布的,好茶好水地接待了他们,把他所知道的事情一一道来。

  “水脚钱,这是什么?”

  余敏吓了一跳,该不会是他想的那个水脚钱吧?

  “这您都不知道?”王四儿解释道:“这地方上的粮食要送到应天,那是需要人力物力,花很多精力的。”

  “这水脚钱,就是这个意思。”

  余敏和丁廷面面相觑,最后忍不住齐齐发问。

  “粮食到京后,朝廷自会发放这钱,怎么又找百姓再收一份呢?”

  这不也就是说,朝廷已经付过的钱。

  而他们又收了民间一份,这不就等于等于白白得了一份么?

  “这个嘛,你们就得去问那些官老爷了。”

  丁廷强压着心中的惊讶,又继续追问了下去。

  “请问掌柜,这库子钱、神佛钱、口食钱又是什么?”

  陛下对百姓从来宽仁和善,他们可从未听过,朝廷什么时候,搞过这么多的苛捐杂税。

  王四儿笑眯眯地道:“这库子钱,就是指存放粮食的钱,神佛钱,就是保佑粮食送到应天府的钱。”

  “至于这个口食钱,很简单,就是送粮入京的人和马,需要吃的草料和饭钱,这些都问百姓伸手要。”

  余敏和丁廷彻底无言,存放粮食的钱和百姓有什么关系,神佛钱也是无稽之谈,口食钱不就包含在水脚钱里?

  怎么还要再收一道?

  到底多少官员和郭桓狼狈为奸,他们又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看着两人气愤的模样,王四儿又笑着出了个主意。

  “马上就是收秋粮的时候,两位留下来看看就知道了。”

  “不过,知道也没用,浙西总督黄文通和新任户部尚书郭大人,今年六月时还相谈甚欢呢。”

  “哦,还在咱们这儿买了宅子,听说里头全是金银珠宝……”

  亲眼看到的,总比别人说的,要更加值得相信才是。

  反正还有半个月时间而已,也不是等不起的。

  从王氏布庄出来,丁廷和余鹏的脸色都有些不好,他们这次好像遇到了一条、不,是许多许多鱼啊。

  丁廷倒还好,可余敏却是激动得不得了。

  “那咱们就等上半个月,若是……”

  若是真是如此,那想必牵扯不小,能否青史留名,就在此一举。

  错过这个村,也就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个店了。

  应天府。

  顾晨没想到自己居然在皇宫里,遇到了已经成为小太监的马三保。

  朱棣少年时住的宫殿位置,离东宫也就几步路的距离。

  他从东宫出来的时候,恰好就撞上了一袭新衣的马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