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一章 下一步_大叛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步影响到了整个大明的发展方向。

  作为首都的南京,是最能体现大明改变的。如今的南京城是一座毫无疑问的巨城,相比之前的南京,南京的面积已朝着原来城墙外不断扩张,人口也随之巨增,相比北京的大约五十多晚人口而言,仅南京城内人口数已突破了六十万,如果加上南京城墙外的新区,整个南京人口已逼近百万之数,这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

  对此,朝中有不少大臣上书要求对京中人口进行严格控制,其实这种方式并不希奇,早在前明时期,北京作为首都人口就突破过七十万,当时朝廷为避免人口过多导致京中压力过大和治安等方面考虑进行过严格控制,对于无京籍的“流民”进行定时驱离。

  至于在清廷时期,同样执行这样的政策,以控制人口数量,这倒和后世的遣返制度极其相似。

  对于这个问题,朱怡成慎重考虑后同意了控制人口的建议,但对于流民的驱离却使用了另一种办法,那就是引导这些人前往上海。

  同户籍严格的南京相比,新兴的城市上海宽松许多,更重要的是上海需要大量人口进入,以用这种方式加快发展。

  经过近一年的建设,上海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随着基础建设的初步完善,再加上码头、商行、商业街、住宅区等等的建成,而今的上海虽还比不上南京,就连繁华的宁波都远有不如,但一些有眼光的商人已经在上海这片地区看到了它辉煌的未来。

  董大山回京后并未先回府,入城后直接去了皇宫。得知董大山来了,正在后宫逗儿子的朱怡成放下了手中的事,同皇后李娟儿说了几句话后就回到了偏殿,在那边接见了董大山。

  “臣,董大山见过皇爷!”许久不见朱怡成,这次回来董大山发现朱怡成身上的威严比往日更重了许多,再加上唇上留着的胡须使朱怡成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长许多,也更增添了皇家的气度。

  “起来吧,路上可顺利?”皇子诞生,朱怡成这些日子心情好的很,一直都是笑眯眯的。

  “谢皇爷,一切都顺利。”董大山起身后回道,见小黄门搬来椅子,他又道了声谢,这才坐了下来。

  向朱怡成道了喜,董大山还给小皇子带了礼物,这礼物看得出是董大山精挑细选的,是一块价值不菲的羊脂白玉佩,朱怡成见了很是喜欢,笑呵呵地替儿子收了下来。

  “瞧你这身打扮,是否刚刚入城,还未回过家吧?”

  “离京数月,微臣回京第一件事当然是要想皇爷复命,随后再去军机处报道,等这些事办完后自然会回家。”董大山平静地回答道。

  朱怡成点点头,董大山一向做事认真,而且对自己忠心耿耿,这也是朱怡成看重他的主要原因。而董大山也从来没有辜负朱怡成,凡是他交代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