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四章 亡羊补牢_大叛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脚刚走,在偏殿的暗处就转出一个人来,这人早就一直守在那边了,在黄履庄面圣之时,此人就藏身在不远处,静静地听着黄履庄的讲述。

  “刚才的话都听见了?”朱怡成随手翻开着一本奏折,幽幽问道。

  “回皇爷,臣都听清楚了。”那人上前行礼,平静地说道。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通事处的首脑,提督四夷通事邓秉。在黄履庄入宫之前,朱怡成就把他给招了进来,随后让他一直留在偏殿。

  “如何?”朱怡成平静地问道。

  “回皇爷,黄主事刚才所说的那些并无隐瞒,根据臣的查探,大致就是如此。另外,臣派往宁波的人传回来的消息说,这位威廉的确同黄主事是朋友关系,两人之间交往甚密,而且此人颇有才干,但是未经皇爷同意,黄主事居然擅自让威廉入工房参与机密,以臣看来极为不妥……。”

  说到这,朱怡成摆了摆手,打断了邓秉的话:“此事朕自有决断,不必再说了。对于威廉的来意,你探查的如何?”

  “回皇爷,臣自接到皇爷之令后就派人去了澳门,从刚传回来的消息看,威廉的确来自于英国东印度公司,但其身份并不显然,他抵达澳门仅只是用商人身份,知晓的人并不多。此外,威廉自澳门来我大明,一路先经泉州、宁波然后至上海,在此三地,也曾试图同各商会取得联系,却因为其身份并没为人所重视。之后正如黄主事所言,在上海和他巧遇,两人因投缘后结为朋友,再一起去的宁波。”

  早在朱怡成接到黄履庄的报告,得知威廉这人后,朱怡成就让邓秉去查了查,眼下相互对应,所查到的消息和黄履庄的汇报并无差别,从这点来讲黄履庄说的都是实话,更没丝毫隐瞒。

  但这些并不足够,通事处主管对外情报,这是朱怡成特意交给邓秉的任务,但在威廉身上却做的后知后觉。一个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职员,在肩负任务的情况下进入大明,而通事处却丝毫不得知,反而在事后才进行调查,这点让朱怡成极为不满。

  邓秉心里也明白这点,所以他表面上看似平静,但心中却实在惶恐不安。

  黄履庄是理工男,思维简单,做事也直线条,这些朱怡成都明白。对于人才,朱怡成是极为看重和宽容的,但黄履庄在未经过汇报的情况下,直接把一些信息透露给威廉这样一个外国人,更使得他直接参与了在宁波的部分研究,这对于国家来讲是极为危险的举动。

  如果说对方的身份不像现在所调查的那样,或者讲威廉有肩负着其他目的的话,那么这些举动就等于向国外泄露了大量机密,在某些程度上说,这是极为严重的。

  当然了,不知者不罪。一直以来,朱怡成都忽略了这点,而威廉的出现正是让他感到了警惕。如今的东西方,东方在某些程度上还拥有一定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已被西方科学的进步拉到了极小的差距。甚至,在其他方面,西方国家已开始超越东方了,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一步落后就步步落后,保持同西方世界的优势,这将是大明未来百年的立足之本。

  黄履庄负责的那些东西,在这时代都属于高端的技术,有些更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推动历史变化的发明。一旦这些被西方世界所得到,那么大明好不容易才取得的成果就白白丢失了。

  威廉的出现,让朱怡成猛然醒悟,虽然从表面上来看,目前事情的发展是有利于大明的,可这件事却是前车之鉴,细思极恐,如不立即亡羊补牢,那么未来就悔之晚也。

  “接下来应该如何做,你可明白?”朱怡成平淡地问道。

  邓秉汗流浃背,跪地道:“回皇爷,臣明白,臣知道应该如何做了。”

  眯着眼打量着邓秉,过了许久朱怡成道:“下去自领三十仗,此事长长记性,如再有下次,那就不要怪朕重责了。”

  心中顿时松了口气,邓秉连忙磕头谢恩,随后起身离去。

  望着邓秉离开的方向,朱怡成神色逐渐变的凝重起来,想了想后直接让小黄门去传锦衣卫指挥使张冉,让他立即入宫。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