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五十七章 夕阳_大叛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朱怡成就直接打破了之前的四民之分,然后以提供商人地位来开展商易,尤其是海贸的发展。随着海贸的兴起,大明商业气氛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再加上大明大力发展海军,利用海贸之利把触角伸往神州之外,这才有了现在的气象。

  其中固然有着朱怡成的推波助澜,当同样也得承认王樊在其中出了不少力。换句话来说,正是有了王樊在朝中的支持,这才使得朱怡成的设想得到了推广,从而使得大明有如今的面貌。

  但是,传统力量依旧强大,就算朱怡成已提高了商人的地位,又更改了科举,在进士科外增加了明算和明法两科,以用来减少对传统文人士子对大明的影响力。可是这仅仅只是改变了部分而已,从国人内心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来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依旧深入人心,就算是巨商大贾之家,在培养后人的问题上也同样以把后人培养成读书人,以摆脱商人的身份,以加入到士子的行列为荣。

  这点,之前还好些,可随着大明逐渐光复神州,民间的看法也开始越来越向这方面倾斜,反而在海外地同本土有所不同,这也是因为海外之地有着特殊原因,不能一并而论。

  王樊之所以会提出那种建议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更是因为王樊深知朱怡成的想法。其实所有军机大臣,包括朝中重臣来讲,要论地位是廖焕之最高,要讲资格是董大山最老,要说前途是曾逸书最为光芒四射,可真正要论亲信的,除了那位早就退出军机不问政事,只是担任太傅的邬思道外,恐怕也就是王樊了。

  说起来,王樊名义为臣,其实是朱怡成的家奴,自王樊当年在宁波第一个举家投靠朱怡成之后,他就是同皇家站到了一起,对于朱怡成不仅是皇帝,而是主人一般,这也是朱怡成一直信任王樊,并把他提拔到如此地位的主要原因。

  说句心里话,朱怡成其实是不打算让王樊离开军机处的,因为他这么一离开自己之前搞出来的平衡的各方代表力量就被打破。可是规矩是自己定下的,朱怡成却不能破坏自己的规矩,因为他很清楚一旦破坏了这个规矩,那么规矩自然就不再成为规矩,而会给后人带来极坏的影响。

  从这点来讲,王樊退出军机已成定局,但王樊退出后军机处就没了代表商人利益的人,这对于朱怡成对大明未来走向的推动是极为不利的。倒不是朱怡成注重商人,又或者对商人有极大的好感,其实在朱怡成看来,商人群体虽有值得信赖和重用之人,可同时也有许多只顾利益私心极重的人。

  老话说的好,无商不奸,无利不起。朱怡成抬高商人地位,无非是出自于政治考虑,要不然随着代表商人利益的王樊退出,朝中逐渐又会被传统势力和军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