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二章 形势开始复杂_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一个没有任何主见的傀儡,完全受闵妃集团操纵,所以这分明有人指使的。只不过借一国之君提出,又在酒酣耳热之时,正是为了让袁世凯等难以拒绝。只要袁世凯一口答应,今后北京方面再反悔的话,日本或可借此生事。

  袁世凯也不是庸才,一踩马建忠,两人借着酒势装醉,故意当没听见高宗的问话。随后便告罪不胜酒力,被随从搀扶而出。

  回到慕华馆后,袁世凯立刻写下密信,让皇帝报告。当然他也可以租用一下日本经营的电报线路,先向中国驻长崎领事馆发电,再从长崎转发天津,这样速度更快。

  但袁世凯不愿如此,倒不是怕泄密,因为电报已经都加密了。只不过袁世凯不想求日本人帮忙,宁愿多花几天时间。

  他命手下将信件快马送至仁川,再搭载中国的快船回天津。此时从天津至仁川的海路,运输船需要三天半,一般船只需要两天半。

  三天后,丁云桐就收到了从天津发来的信件电报,看到袁世凯报告的朝鲜要求派驻大使,当即勃然大怒。

  大使,顾名思义是一种常驻的使者,这是一国派往另一国的最高代表。中朝属于藩属关系,从法理上可以说是同一国,怎么能派驻大使?

  事实上还有一种公使,其意义要比大使低一级,可以认为是副大使,花房义质正是一名公使。此时只有那些欧美大国之间才会互派大使,而来中国的都是公使,包括日本在内。有时候甚至是更低一级的代办。前世的中国只在二战前才与外国互派大使。

  朝鲜本来就有驻京的代表,名称改一下很方便,但这在外交礼仪上却是重大的转折。这等文字把戏,鬼蜮伎俩,谅朝鲜那些愚昧之徒也想不出来,十有八九是日本人挑唆的。但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朝鲜有独立之心。

  这更证实了丁云桐的判断,以他前世的知识,高宗和闵氏集团等人,既不亲华也不亲日,想的只是保住自己的权位。他们现在的亲日,只不过想利用日本来牵制中国,等到中国占优势,他们马上就会亲俄国。玩的就是"以夷制夷"那一套,中国也是"夷"中之一。包括此时的大院君,以及未来的事大党,人的思想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前世朝鲜的"事大党"坚定亲华,但甲午战后,三巨头金允植、金弘集、鱼允中立刻都变成了亲日派。

  看清了这一点,丁云桐又平静了下来。他回信袁世凯,一定要严词拒绝,不留一丝余地。同时也鼓励袁世凯,不必过度揣测朝鲜王室的用意。用不了多久,朝鲜即会局势突变,目前只需冷静等待即可。

  同时,丁云桐下了一道旨意,鉴于越南的形势已经稳定了,命令驻越南的独立旅,调出两个团的兵力,共3200余人,立刻前往山东登州府,剩余部队由岑毓英指挥,继续监控越南。

  登州府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通往朝鲜和日本的航道起点,从这里出发,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只需一天两夜便可抵达朝鲜。

  丁云桐将这两个团作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放在登州府,由上校旅长吴兆有,中校团长张光前分别担任正副统领,一旦朝鲜有事,便能迅速赶过去。

  做好了准备,现在就等朝鲜动乱了。

  与此同时,日本明治政府也正为朝鲜局势的变化,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