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 第一次系统的讲述《红楼梦》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的敷衍之词了。

  随着教育和书籍的普及,书籍的价格越来越便宜,只要稍微富裕的家庭都能买得起一本红楼梦,渐渐打破了由精英知识分子垄断的红学研究。

  然而,因为学识和阅历的关系,每个人从红楼梦里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

  在这点上,鲁讯的一段话说的很好。

  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这是鲁讯在1927年写的文章,林子轩毫不客气的借用了。

  林子轩是第一次用科学和系统的方法来讲解红楼梦,把包裹在红学外边的皮扒掉,露出里面的新鲜血肉来,展现给底下的学生看。

  我们应该怎么来研究红楼梦

  这些梳理和归纳都是后世学者多年研究的成果,在民国时期还是第一次出现。

  在这个旧红学和新红学交替的时刻,林子轩用一种科学而务实的态度来研究红楼梦。

  底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授,都有一种拨开迷雾的感觉。

  从此之后,红学不再是精英们的专利,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他们也可以研究红学,而不是像从前一样不知所措。

  林子轩给红学研究指出了方向,给红学的快速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

  “下一节课,我们到了重新认识红楼梦的时候了。”林子轩最后结尾道。

  他站在台上,没有稿子,没有翻书,就这样侃侃而谈,一直讲了将近三个小时。

  在此期间,没有教授和学生离开,反而有不少学生被吸引进来,算是一堂成功的授课。

  学生们热烈的鼓掌,教授们也矜持的拍手,这是给予林子轩的肯定。

  当传统文化遇到了西方的科学分析方法,产生的化学反应出人意料,让人觉得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不再是云山雾绕,而是可以更为系统和爽利。

  复旦大学系主任觉得请林子轩实在是太值了,他本身也是搞研究的,感触更深。

  这种方法可以引进到日常的教学中来,一旦形成了一门学科,就能为学校增加底蕴。

  下课后,林子轩和前来听课的教授们寒暄几句,他们前来听课,就是给自己面子,他年纪轻,不能给人倨傲的感觉。

  系主任想让林子轩把讲稿留下来存入学校的资料室,以备将来。

  他隐约觉得林子轩的这次讲课或许会给红学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此时的复旦大学还没有校报或者杂志,不像北大有新潮杂志,没办法发表。

  林子轩答应下来,他也需要把讲课的内容整理一下。

  他不敢说自己讲的是对是错,因为在红学上很难界定真伪对错,只能是各持己见。

  不过他敢肯定自己讲的是最为全面的,因为他背后有无数后世红学大师的研究成果。

  这堂课虽然只是发生在复旦大学校内,但复旦大学的学生和教授会把它传播出去,逐渐影响到整个红学界。

  红学界的一场变革正在悄然兴起。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