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 251 章_贵妃起居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登记的文书册都是有的,待过去询问的人回来时,前后都没到一个时辰,柳知恩上京的脉络,已经是水落石出。

  听得此话,太后便是沉吟不语,事实上她对此事的关注也的确是非同寻常,要说辨明真假的话,马十的那一番话,已经足够证明柳知恩的确是奉命上京了,之后把这些细节查个清楚,却有点画蛇添足的嫌疑。

  “这南京司礼监,可不是什么事务繁剧的地儿。”皇后此时出言道,“柳知恩过去当了几年的差,说是去历练的,可我看倒像是去养老的,舒坦日子过惯了,他回来还能当什么大差?马十你可别是误会了大行皇帝的意思吧,也许他就是有事要问柳知恩呢?”

  “手令的确没写职司。”马十谨慎道,“只说了让柳知恩去寻冯恩报道――不过,娘娘,柳知恩在南京司礼监职位不低,后来更因随三宝太监下西洋有功,还被升了一级。”

  “什么功?”太后也是神色一动。

  “三宝太监在回京路上与世长辞,柳知恩本为内侍中的副手,便和洪大人一道掌管船队,后来洪大人害病了,不能视事,”马十说,“便是柳知恩带着王景弘等人一起把船队带回来的。”

  这可是大功一件,要知道立有军功的内侍实在不少,但三宝太监作为国朝几乎家喻户晓的名人,也并非是因为他的军功和赐姓,而是因为他带着船队足足下了有七次西洋,带回来无数奇珍异宝,随行的商队更是有人一夜暴富,戏剧性十足。把一支远洋舰队毫发无伤地从波涛动荡的海峡中带回国内,即使是回程,也比不得三宝太监当年开路的辛苦,可怎么说都是很大的功劳、很重的责任了,无能的人是不可能胜任这样的职务的。

  而且,现在皇帝身边的这些职务性宦官,因司礼监的权力渐渐扩张,无规矩不成方圆,也是渐渐形成一套用人的规则。一般来说对有功之人来说,没有莫名其妙就降等使用的道理,柳知恩在司礼监品级不低,回来还升过,回到东厂虽然不太可能空降首领太监,但起码也能捞个副手来做做,等到时机到了,他表现若好,顺理成章就能代替冯恩的位置,把冯恩送去荣养。

  皇后之所以反对柳知恩,也不是因为她和柳知恩有什么私人恩怨,毕竟柳知恩的身份,还不配和她有什么恩怨。只是这无疑给适才争执的话题,一个破局的由头,所以她才要将太后的意图扼杀于萌芽之中。奈何马十并不配合,且说得又都是必定有据可查的大实话,她能有什么办法?只得挑刺道,“我记得那年,船靠南京岸以后,还有不少人献宝入宫的,他立了如此大功,倒是没听说他进京呢?大行皇帝和我说的时候,就只说了有王景弘,我还当内侍是他首领呢。”

  马十恭敬道,“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