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4章 霸道十足的和平建国想法_西北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炯明得到了想要得到两件事中的一件,还收获了一个意外的利益,兴高采烈的在连连向唐朝道谢声中走了。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唐朝却想到了应该可以让中国至少暂时完全摆脱内战不断局面的方法,那就是曾经由梁启超最先提出的“联省自制”制度。

  “联省自治”包含两种意思:其一是容许各省自治,由各省自己制定省宪,依照省宪自组省zhèngfǔ,统治本省;其次是由各省选派代表,组织联省会议,制定联省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

  北洋zhèngfǔ时期一些政治家提出的政治制度改革方案,得到地方实力派的广泛响应。梁启超第一次提出“联省自治”的概念,策动者是熊希龄,湖南督军谭延闿第一个响应。

  民国九年七月份的时候,谭延闿发表“还政于民”、“湘人自治”的通电,表示要“顺应民情”,实行民治,“采民选省长制,以维湘局”。

  尔后谭延闿又发表通电,提出联省自治,比一省自治提高了一步。民国十一年的一月份,《湖南省宪法》公布,先后得到四川、云南、贵州、两广、浙江和奉天等省地方军阀响应。

  一些知识分子,胡适、章太炎、张东荪等人也支持在联省自治的基础上建立联邦制国家。

  但孙中山个人反对联省自治,主张zhōngyāng集权式政治体系,晚年对联省自治乃至于联邦皆抱持敌视的态度。

  蒋介石发动北伐战争。进入湖南,进而统一中国,联省自治的主张此时已经被北伐滚滚洪流给淹没。

  “联省自治”原本是一些知识分子企图效仿美国联邦制,通过各省先行立宪,进而实现mínzhǔ共和的一种政治理想。

  然而这一理念被孙中山领导的革命zhōngyāng认为是地方军阀作为对抗zhōngyāng,割地自保的一种口实,军阀没有先行立宪进而给予人民mínzhǔ的意思。最终联省自治在孙中山发动的北伐革命中归于失败。

  让梁启超首先提出的这个思想,能够被许多地方军阀和大员接受,最早就是因为湖南人厌倦了总是外省来人主持湖南军政事务。进而将湖南拉入到了与不久之前还是一样饱受战火涂炭的河南相同境况下。

  湖南,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之地。那里的人,能够支持这样一个思想。以唐朝对那里人民思想中接受和理解新思cháo智慧所了解,说明这种制度是完全可以实行的。

  只不过,当初梁启超提出的时候,包括陈炯明后来也积极主张“联省自治”的时候,时局与此时完全不同。当时,中国基本是一省一军阀、甚至多个军阀。想要“联省自治”,完全不具备一个大基础。

  而现在的时局,张作霖五个省、阎锡山三个省(山西、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