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9_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9/七流

  投稿给《生物技术》的论文被退稿了。

  林枫看了眼给出的修改意见,觉得审稿人的评语简直不知所云。

  于是他让乔御换了家国内期刊重新投稿。

  这次过稿倒是很快,不出两周,杂志社那边就传来了录用的消息。

  乔御的论文发表在了《微分子生物技术》的9月刊上。

  同时投稿给《微分子生物技术》本期的作者,在看见论文下方的作者介绍时,都感觉十分不可思议。

  作者介绍是,天海七中-乔御。

  不少人经过查证,发现这个乔御甚至都不是7中的生物老师,而是一个高一学生。

  高中生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其实不算开天辟地头一回,不过依旧称得上稀奇。

  平南大学的生物系副教授谢道安就是求证者之一。

  实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重复性。

  谢道安不信邪,按照论文上的方法做了一次实验,发现这篇论文还真的不是瞎编。

  他本来还好奇乔御是怎么做到年纪轻轻就写出论文的,不过在看见通讯作者里林枫的名字时,顿时释然了。

  原来是林老又在提携年轻人了……

  不过林老退休后,沉寂久矣,怎么突然就为了这么一号人复出了?

  谢道安摸不着头脑,但也不打算深究。他放下了这本杂志,随手翻开了自己订的另一本期刊《生物化学与应用》,刚看了一半,谢道安骤然睁大了眼。

  这本期刊上,有一篇和乔御论文十分相似的文章……虽然叙述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归根结底,都讲的是同一件事,甚至实验步骤都差不多。

  他看向了作者栏,天海大学-生物酶化学实验室-王晨。

  这个实验室是周海宁旗下的省级实验室,虽然产出不多,但是也算是科班出身,师出有名。

  同一个月的期刊,内容相似的论文。

  谢道安看着这俩文章,突然就蒙了圈。

  谁先?谁后?

  王晨看到乔御的论文时,整个脑海里一片空白。

  他的论文当然是自己亲手写的,在周海宁指点他以后,卡住多日的实验进度一下顺利起来。

  而对这篇论文,周海宁也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和耐心。

  王晨虽然是个成年人,但是一直活在象牙塔科研室的他,心思还是十分单纯的。

  因为近日里周海宁的热心,王晨甚至都反省,自己以前是不是对导师要求太苛刻了,毕竟他都是成年人了,怎么还能奢望导师像是带小学生一样带着他呢?

  但是如今,论文一出,王晨觉得周海宁的反常似乎都能得到解释……

  他联系上了周海宁,情绪激动:“教授,您告诉我,您当初到底是怎么想到用那个材料的?”

  为什么催得的这么急?为什么骤然表现出热心?

  周海宁看着这质问,内心十分不对味。

  他没想到乔御竟然没有按照他的意见继续修改,而是转投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