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三章 辛酉政变二_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此场面,就由慈安代劳:“诸位爱卿,平身!”

  “谢皇上,谢太后!”

  文武大臣们起身后,慈安接着说道:“诸位大臣,想必七大臣之事你们也听说了,至于哀家为何这么做想必会很疑惑,今天就告诉你们,恭亲王,就由你宣布他们的罪状!”

  “臣领旨!”

  奕?拿出一道圣旨开始宣读:“肃顺、载垣、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皇命七臣枉顾先帝之意,不尊圣谕,欺君罔上,上年海疆不靖,京师被围,圣上避走,皆是七大臣乱谋所至……更有擅改谕旨,阻挠太后听政,今解肃顺、载垣、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之职,命睿亲王、醇亲王前往逮捕!”

  众大臣看着大殿外已经站满侍卫,没有一个敢出声。

  这时,慈禧开口说话:“诸位大臣们,七大臣之事与尔等无关,莫要出头,否则一律等罪!”

  “七大臣罪有应得,皇上太后英明!”说话的是文祥。

  随后一些奕?一派的官员纷纷出声支持,那些七大臣昔日的同僚下属们见没有受到追究就已经默念老天保佑了,哪敢为肃顺等人求情,开始纷纷附和。

  慈安、慈禧和奕?三人相视一眼,都高兴无比,如今大局已定,其他的事就简单了。

  散会后,睿亲王、醇亲王率领一千精骑以迎接咸丰灵柩为名在密云将肃顺等四位顾命大臣逮捕。

  十月初一,在朝会上文祥上书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此刻满朝再无反对之声,垂帘听政之事通过,开始定制章程。随后慈安宣布奕?为议政王,军机大臣领班,命令桂良{奕?的老丈人}为大学士,沈兆霖为户部尚书……总之,一些重要职位尽是亲王一党。

  初三,咸丰帝灵柩终于到达京城,还有被逮捕的肃顺等人。初五,众大臣将同治这个年号定下,意为两宫同治,君臣同治。初六,肃顺等人的处决下达:肃顺处斩,载垣被赐白布自尽,穆荫、杜翰撤职流放,焦佑瀛、匡源被革职,景寿削职,仍留爵位与驸马称号,只有端华有密旨在身没有受到处罚。

  由于肃顺的嚣张与大意,不可一世的顾命八大臣不到三个月就被瓦解,从事变可以看出慈禧和奕?的手段,他们抓住官民对英法侵略者的愤怒,对“肃顺”等人逃兵行为的极大不满,把清廷战败的责任全部推到他们身上,利用肃顺等人的麻痹大意,抢占先机,先发制人,手段干净利落,令人叹服!

  咸丰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自以为万无一失的辅政计策这么快就奔溃,大权还落在他最提防的女人、弟弟手里,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最命苦的皇帝之名果然名副其实。

  初九,载淳在太和殿正是继位,号同治。没过多久,议政章程制定完毕,两宫太后开始正式垂帘听政。慈安、慈禧虽名为同治,但慈安不喜朝政,万机一切,差不多由慈禧一人做主。不过慈禧也真是厉害,处理政事行云流水,干练果断,连奕?都自叹不如。在处理东南战事上,表现了咸丰都未有的魄力,他命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并浙江军务,所有巡抚提督以下的官员皆受其节制,命曾国荃为江苏布政使,赏黄马褂、一品顶戴,加“伟勇巴图鲁”,左宗棠为浙江按察使,李鸿章为江苏布政使。另外为了安抚僧格林沁,加他为兵部尚书,加胜保为钦差大臣,彻底将前线诸大臣安抚下来,一场政治危机就这样被化解。

  这一年,慈禧26岁,奕?31岁。

  作者剑翎说:剑翎再次谢谢各位支持,本人打字慢,只能做到一天两章,望多多包涵!

  清末之帝国崛起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