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五章 尼泊尔风云十三_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轩又遍走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拜访各寺活佛,这些活佛见两位领袖都同意,也签上了名字。至于其他教派的寺庙根本无法反对,至于曾经的地方政府,根本不在考虑之内,自治条例通过。

  西藏自治条例主要内容是黄教依然是藏区的宗教领袖,帝国不干涉包括黄教在内的寺庙事务。成立自治政府,由藏族人民推举政府首脑,和帝国派驻的办事处官员一同治理西藏,僧人们不再插手世俗的事务。寺庙可以保留现有的财产,但土地只能留下三分之一,其他的全部划归政府。解放全藏区的农奴,并由自治政府分配土地,暂时定为每人十亩,取消贵族和农奴主的一切优等权利,遣散私人武装,财产需要上缴一半,土地每户只能保有百亩土地。

  此命令一出,整个藏区陷入地震之中,最高兴的莫过于农奴了,他们将会得到自由和土地,不在是如同牲畜一般的活着。

  自治条例一颁布,藏区的农奴们大部分不相信,他们对这陌生的统治者怀疑和警惕的态度。不过这些难不倒朱玉轩,他按照刘峰传授的方法从收到过压榨摧残的农奴中选出代表,将自身的苦难到各地演讲,并宣传帝国的政策。他们的遭遇很快得到藏区农奴们的共鸣,当他们在帝人的保护下烧毁卖身契以及得到了土地的证明,才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

  当然政策推行过程中遇到了贵族们的反抗,但藏区的几大贵族势力已经被一网打尽,上下的不足为虑。只要敢反抗者直接派军队剿灭,财产充公。

  朱玉轩还发动对农奴主仇恨的农奴组建了西藏治安部队,在他们的引导以及军队的护卫下,西藏自治条例开始在全藏区推行。

  在条例推行过程,五十家贵族自动上缴财物和土地,四十四家选择了抵抗,他们自然被镇压,总共得到了价值两亿龙圆的财物,这些大部分将会被运回国库。

  杜文秀的大军暂时驻扎在藏区,确保西藏的稳定。

  上海,如今成为广州之外最繁华发达的城市,这里商贾云集,各种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起,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往来穿梭,极为发话。

  上海造船厂,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已经成为中华第一大造船厂,现在已经拥有四个大型船坞,可以同时建造大型船只。

  由于现在海上贸易越来越频繁,各造船厂除了建造战舰外也开始建造大中小型货轮,以满足国内海上贸易的需求,现在中华帝国就已经造出了五千吨一闪的货轮四十余条。这些货轮都是风帆加单涨立式蒸汽机组合的木制商船,到目前为止,算上缴获的商船、用风帆战列舰改装的,华夏已经拥有近两百艘具有远航能力的船只,他们满载货物,在各大洋上穿行。

  造船厂内四座船坞内,正在日夜赶工建造战舰,其中一个船坞建造广州级铁甲舰,两座船坞建造侧卫级铁甲舰。还有一座最大的船坞正在建造一艘个头跟大的战舰。

  这艘船坞内,只见百余工人正在铺设龙骨,从龙骨的色泽来看竟然是钢制的。

  没错,就是钢制的,这将是一艘纯钢铁战舰。

  清末之帝国崛起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