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9章】延绥镇的烽烟(上)_锦衣杀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边总督的分内之事。西北四镇出现问题,首先要承担责任的,就是三边总督。只是,他的确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他的手上,没有什么钱粮,就算想要资助程国,那也是有心无力的。

  陕西本来就不是产粮大省。昔曰富饶的关中平原,自从唐朝以后,就已经衰落了。这里的土地肥力已经被严重透支,各种各样的灌溉措施,也严重失修了。加上逐渐的干旱,冬季越来越冷。这一切,都导致粮食的产量,大大的降低。江南一亩水田的水稻产量,可能有四百斤。关中最多不足两百斤。但是,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关中平原的大部分田地,都被各级权贵们霸占了。而权贵们的土地,是不要纳税的。陕西省又有大量的军户,军户的田地也是不需要纳税的。换言之,就是整个陕西省,能够征税的田地,根本没有多少。粗略估计,一年下来,陕西省本身可以收取的田赋,折算过来,最多也就是几万两银子。

  什么?偌大的一个省,一年的田赋,才几万两银子?这不是荒唐,这是实实在在的数据。九成以上的田地,都没有被纳入征税的范围,剩下的一成田地,就算拼命地搜刮,你又能搜刮到多少赋税呢?相反的,你越是搜刮,缴税的田地就越少。总有一天,剩下的一成田地,都会全部挂靠到士大夫的名下,同样免税。

  自身的收入不足,那只有等待朝廷的救援了。可是,朝廷到底是什么样子,黄克缵又不是不清楚。指望朝廷太仓银救援,难度太大了。太仓银还指望陕西上缴赋税,填补亏空呢!至于万历皇帝的内帑,黄克缵根本不敢想。万历皇帝的姓子,他又不是不清楚。指望万历皇帝掏口袋,你还不如自己想办法上吊算了。

  幸好,天无绝人之路,活人终究不会被屎憋死。最终,黄克缵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你们延绥镇自筹粮饷吧,我给你们一定的权限。你们自己做生意也好,种地也好,打家劫舍也好,甚至是暗中收保护费也好,总之,只要你们延绥镇能搞定自己的钱粮,唬住下面的军户,很多事情,我都睁只眼闭只眼,不管了。这样一来,程国和他的家丁,就在西安府名正言顺的住下来了。

  总兵官大人既然在西安府,驻守榆林镇,就只有副总兵官了。当时的延绥镇,有三个副总兵,分别驻守榆林镇、府谷、白城子(察罕城)。其中,又以驻守榆林镇的副总兵官为大,其他的两个副总兵官,都要听榆林城的指挥。驻守榆林城的副总兵官,叫做许万达。这个名字或许一般人很陌生,基本没有听说过。但是,他有个儿子叫做许定国,在明末的历史上,还是有一定的名气的。

  程国能够长期的呆在西安府,放心的将延绥镇的事务交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