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8 学习能力_私人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植物人的记忆很怪异,是一段一段的,可能上一秒是文字,下一秒就变成了图片或者是视频,而上下的时间又不是绝对连贯的,或许两段信息间隔时间不到一秒钟,或许两断信息间隔时间要几个小时,这些都是说不准的。

  把记忆的数据上传到网络卫星上,随后显示屏上开始即时反馈讯息。

  一共两块显示屏,一块是模拟宫老爷子的记忆数据,一块是即时反馈宫老爷子现在的想法,而给出的问题都是同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看待鸠山由纪夫这个人的”。

  如瀑布般地信息快速更替着,双星在一旁辅助,把模拟记忆的数据与宫老爷子本人的数据区别开,然后显示出来。

  这是对人工智能与网络卫星的考验,看看人能不能‘永生’!

  提取记忆对管明而言并非难题,尤其是在有人脑芯片为前提下,但这份记忆是否能如同这个人在生前的判断,那就值得考量了,同时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每个人除了在生理上存在差别外,思想上的差别也很大,全球几十亿人,不可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哪怕只圈定在思想这一块。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爱好、风格、爱恨情仇等等,如果这些东西都能完全模拟出来,那就意味着,人在一定程度上能‘永生’,以数据的形态,让思想永生!

  千古一帝始皇帝即便有永生的念头,但也逃不过岁月的牢笼,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都知道身体想要实现永生很难,同时也存在伦理、地球压力等问题,所以管明想要走思想‘永生’的道路。

  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三年灾害的艰难困苦,但如果已故的爷爷、太爷爷面对你如今的铺张浪费而进行严厉苛责,或许这会比反复看着单调的文字更有效,也更直接。

  如果李白的思想还存在,或许在学习‘仙人抚我顶’的时候,学生们更能体会出他当年的放荡不羁爱青楼。

  如果有董存瑞、黄继光能现身说法的话,或许当下人们在思想道德的建设上会更轻松,同时效果更好。

  以古喻今不如以古论今,其中更重要的是个体的思想能够保留下来,其中延伸出来的意义更多。

  半个小时的时间,从鸠山由纪夫延伸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然后又变成徐福东渡,然后是下任首相等等讯息,宫老爷子的看法超多,同时联想能力也很强,但大家都没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数据更替。

  单块屏幕滚过的字数超过50万字,通过双星检测,不同的内容只有3处。

  这里的不同不是严苛到字数和语言逻辑,而是思想上的不同。

  这三点的不同主要还是由于信息的检索问题,被复制出来的记忆依靠网络卫星能摄取到更多讯息,而宫老爷子在这方面稍弱一点,可能是年迈缘故才导致摄取讯息慢而窄,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