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缅甸人民军_鬼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胯下摩挲着蛋蛋……

  “哈,原来不是个哑巴,老家伙还挺骚性的呢,安息和尚,这下露馅了吧?”小胡子得意的淫笑了几声。

  “他们身上没有发现武器。”一个士兵搜查结束报告说道,沈才华是个小孩子,他们也就没去摸他的口袋。

  “快看,大鹦鹉!”另一个士兵指着天空说道。

  嘟嘟在空中潇洒的翱翔着,羽毛在阳光下闪射着蓝宝石般的色泽,美丽之极。

  小胡子点点头,吩咐道:“把他们统统带回营地,大鹦鹉肯定会跟着走的。”

  安息长老心下寻思着,此地是缅甸人民军的地盘,暂且随着他们走一趟,到时后再相机行事好了,总之不到万不得已,则不必与之动武,“好吧,老衲就随你们去。”他点头说道。

  这几个缅甸人民军的士兵持枪押着安息长老一行,沿着山谷朝着果敢的首府老街走去。

  果敢位于缅北掸邦地区,面积约一万多平方公里,明清时隶属于云南省。明末清初,大明王朝的一些官员和百姓追随永历皇帝朱由榔(桂王),从广西、贵州和云南一路逃亡,最后流落到了缅甸。公元1661年隆冬,吴三桂带领十万清兵开进缅甸,逼迫缅甸王交出永历帝朱由榔并押解回国,缢死于昆明的逼死坡。但仍有不少随朱由榔逃入缅境的文武官员、随从和大批百姓誓死不降清,流落在现今缅甸北部的荒山野僻之地顽强的生栖繁衍着,历经300多年艰苦而漫长的日子,这些流落他乡的人员最终发展成了今天缅甸的果敢族。

  清末民国初年,果敢为英国拓展殖民地而侵占,成为英属缅甸殖民地,但历届民国政府均不予以承认,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方才同意划归了缅甸,因此,果敢族也就是缅甸的汉族,通行果敢语(西南汉话)。在缅甸吴奈温军政府排华的年代,缅甸国内一律取消汉语和汉字,更不允许教授汉文,为了保存自己的中华民族传统,果敢人民被迫接受“果敢族”的称谓,并将他们操地方言的汉语称为果敢语,使用的汉字称为果敢文,最终得以保证中华文化传延下来。

  老街中央有一所大院子,高高的围墙,墙头上还拉着铁刺网,门口处站有两个懒洋洋的士兵,拄着枪抽烟晒着太阳,这里是人民军果敢县大队的所在地。

  “把他们都抓来了?”一个穿草绿军装的中年人从平房里走出来,他就是猎隼阿文的主人,旅长杨昆明。

  “杨旅长,人一个不少都带来了。”小胡子报告说。

  “大鹦鹉呢?”杨旅长瞅了瞅众人,没有发现嘟嘟,疑惑的问道。

  小胡子指了指天空,大鹦鹉蓝色的身影正在头顶上盘旋着,密切关注着下面的情况。

  “带进来。”杨昆明命令道。

  房间内,正中的墙壁上悬挂着毛泽东主席的画像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