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鄱阳湖_鬼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未娶。”

  “真是感……人。”嘟嘟叹息不已。

  “墨墨……”沈才华难过的说道。

  黎明时分,湖面渐渐清晰了起来,一座湖心岛映入了眼帘。

  “大孤山到了。”彭长老告诉大家。

  此岛一头高一头低,远望似一只巨鞋浮于碧波之中,故又称“鞋山”,高出湖面约70米,长百余米,一峰耸峙,峻峭秀丽,古时有“小蓬莱仙境”之称。山上劲松挺拔,绿树葱郁,林中隐匿着唐代的普陀寺和一座七层砖塔。明代陈云德有诗赞曰:“谁削青芙蓉,独插彭湖里。平分五老云,远挹九江水。日月共吞吐,烟霞互流徙。大力障狂澜,与天相终始。”

  “哗啦”一声水响,一条黒嶙嶙的硕大鳙鱼跃出湖面,飞过小船头,“噗通”落入水中,溅得小才华一身的水珠。

  彭长老触景生情道:“晋《搜神记》曾述,有位商人乘船路过鞋山,遇见一位年轻美貌姑娘,问他是不是去湖口城?请给她给捎买双鞋来。那商人言而有信,到湖口城里买了鞋,返途时停舟鞋山,不见姑娘,遂将鞋放在竹制的笥中(一种方形竹器),摆在山顶庙堂神像之前。上船后正要启程远去时,忽见一条大鳙鱼从水中跃入船舱,将鱼剖开一看,鱼腹中有他遗忘在笥中的书与刀。”

  “那位姐姐呢?”小才华问道。

  “不知道,”彭长老摇了摇头,道,“可能是仙女吧。”

  小船停靠在了鞋山北面唯一的入口“一天门”石阶旁,众人弃船登岸。

  沿着山间小道而上,灌木成荫,绿草葱茏,石骨峥嵘。

  待到山顶,一轮红日已从雾气蔼蔼的万顷碧波中升起,北眺长江,宛如玉带绕鄱湖,西望匡庐,若隐若现含仙气。烟波浩淼,碧波帆影,一片天高水阔。

  陡峭的石壁上,题有宋米芾写的“眠云”二字和清人石刻“凌波第一,锦袜无双”几个飘逸洒脱的大字。转过古柏林,面前出现了一座破败的寺庙,黄色的庙墙,檐下匾额上镌刻着“普陀寺”,相传唐武则天时,大将徐敬业扬州谋反兵败后,削发为僧,隐居于此。

  彭长老率步登上石阶,庙内斑驳陆离的柱子后面无声无息的转出两个人来,均着一身黑色的中山装,年纪约有三十多岁,黝黑的皮色,眼珠泛黄,不似中土之人。

  此二人犀利的目光倏地扫过,沈才华感到了浑身的阵阵凉意。

  彭长老开口问道:“二位护法,老衲已将‘灵哥灵姐’带到。”

  那两个人微微的一点头,然后目光停留在了贾道长的身上。

  贾道长戴着墨镜,一袭黑卦,一根竹杖,手中抓着那只小草蓝,面无表情的站立在普陀寺庭前。

  “彭长老,它们在哪儿?”其中一位护法瓮声瓮气的问道,咬字生硬。

  “在贾道长的肚子里。”彭长老回答。

  “多久了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