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九章 明心志欲成王师_三国之兵出蜀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良闻言也有些无奈,毕竟儒宗这个称号可不是什么大儒都能得到的。

  儒宗顾名思义就是儒者的宗师,读书人所宗仰的学者。

  能成为儒宗的都是什么样的人物,像被太史公司马迁尊为儒宗的叔孙。汉代开朝四百年的礼仪都是由他领头制定的。

  起初汉高祖皇帝厌恶儒生,也是他虚以为蛇保住了儒家一脉在汉室朝廷的元气,为之后儒门大兴奠定了基础。可以说乱世之中儒学不受待见,到逐渐成为居于正统的主流意识形态,正是从叔孙通开始的

  太史公在《史记》中评价“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又说他“大直若诎,道固委蛇,盖谓是也”,意思是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事理本来就是曲折向前的。

  董扶或许没有叔孙通的能力和随机应变,但是能被称为儒宗,能力也不会太差。

  沉默片刻,赵良轻叹一声,缓缓开口道:“唉,罢了。费家主先让他们稳住阵脚吧,见识刘泽、董扶的事情老夫来想办法。”

  涪县城中,赵良、费安对董扶无计可施。

  而在城外军营中,这位德高望重的儒宗董扶正在刘泽的陪同下参观甘宁的新兵营。

  自从上次刘泽在军中大雷霆当众处置甘宁之后,整个军营的军纪军容都变得焕然一新,每一名巡逻和守营门的士卒都一丝不苟,就算是认识刘泽一行人也要得到主管甘宁的同意才能进入营地,甚至就连泠苞麾下的士卒都受到了影响。

  刘泽带着董扶随意在军营中走动一番,开口道:“茂安先生,小子麾下的士卒看着怎么样?”

  董扶可不是那种只懂闭门读死书、不知道其他的腐儒,虽然还称不上知兵,不过当年跟着刘焉平定叛乱之时也见识过精兵强将。

  “军纪严明,令行禁止。目前虽然还称不上精锐,但是也有成为精兵强军的潜力。”董扶也不需要诓骗,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道。

  刘泽微微点头,对董扶的评价还算满意。

  他知道董扶还没辞官归隐之前与东洲兵接触不少,接着笑问道:“先生对东洲兵甚为了解,不知道比之还差在哪里?”

  东洲兵是刘焉收编南阳、三辅一带进入益州数万户流民组建而成,对刘焉是忠心耿耿,算是益州牧府手下最精锐的一支军队。

  之后赵韪叛乱,也是这支军队迅平定的。

  “泽公子倒是有自知之明啊。”董扶笑着调侃道。

  刘泽也笑呵呵道:“茂安先生说笑了,这点自知之明小子还是有的。还请先生您能够不吝赐教。”

  董扶闻言沉吟片刻,在脑海中回忆了一番开口道:“公子你这支军队在军纪方面的确不错,不过在气势上就比不上东洲兵。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卒,你如果去过他们军营就会知道老夫说的意思。说句不客气的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