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03章 教育法_魏晋干饭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宁替他说出了为难之处,“陛下,钱。”

  赵含章道:“为了教育,不论付出多少钱都值得。”

  说到这里赵含章很是感叹,“我们的先生都是极伟大的人。”

  义务教育初期,受益的是百姓和国家,其中牺牲最大的就是在一线的老师了。

  国家因为财政有限,能给老师们薪资并不多。

  想到最近正在清点的私产,赵含章咬咬牙道:“朕的私产,从今年开始,不管是作坊、铺面、还是田产,除商队外,每年利润的两成都用于义务教育。”

  赵程和陈四娘大喜,立即道:“陛下英明。”

  只有赵铭和常宁一脸凝重,不过想到教育的重要性,还是应了下来。

  赵含章笑道:“民智则国智,则未来智,这笔钱,国家和朕出的都不亏,常宁,在教育上不要小气。”

  常宁应下。

  既然在教育上付出了这么多,那就得有成果,不然也太浪费钱了。

  常宁可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他看来,不论男女,只要能干活儿就能创造价值,价值会反哺国家。

  于是他最先支持这条惩罚性的教育法案,还提供了更具体的方法,“有父则罚父,无父便罚祖父,次之罚母,再次之,罚其十六岁及以上的兄长,凡有阻碍女童入学者,服役三月去修理河道、水利、道路,或者入军营服苦役,我想,天下不会再有阻拦女童上学的人。”

  世人很少阻止男童去读书。

  他们都知道读书是好事,所以再困难也会让家中的男孩入学,却会以要劳作,缺少劳动力之类的借口将女孩留在家中。

  好在此时是魏晋时期,女子身上压着的山还没后世那么高大,加之赵含章当了皇帝,朝中有许多女官,所以民间也慢慢有一股重女的风气。

  这条法令是最快通过的一条,且立即执行,没多久就登报,又经由郡县传播,全国的百姓都知道了。

  即便是偏僻乡村,里正也被叫到县衙,拿了一叠宣传手册回去传法。

  里正拥有很高的权利,他直接把家家户户的大人们叫来,具体开会,具体学习。

  当知道七岁以上,十四岁以下的女儿们也都要送进学堂读书,不然家里的大人就要去服役三月时,有人不满,却也不敢再阻拦家中的女儿入学。

  还胆战心惊的问道:“要是家里的女孩就是学不会,读不进去咋办?”

  “那也要送到学堂里去,”里正道:“不然衙门一律治罪。”

  见他们脸上不太服气,里正就道:“你们也知道,朝廷今年不发劳役,各村要是有意就自己组织人去挖沟渠和修路,所以县里的路坏得很,正等着人修呢。”

  “你们要是犯事,县衙巴不得呢,回头有县里的人下来检查,只要发现家中有适龄的孩子没去上学,你们就得到县里去服役。算一算吧,就算是九月开始服役,那也得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