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36章 第三十六章_和离后我成了将军夫人(穿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死了,今上当时十三岁,才名初显,先帝五十有六,身体不好,非常需要一个继承人。

  万贵妃和万氏一族终于将这个考量正式提上日程,不遗余力地帮扶今上,福隆长公主身为先帝甚是宠爱的女儿,也明里暗里提供了不少帮助。

  “今上要成婚时,本是说定了要取万氏女的,他不知怎么和舒氏搭上线,还请了先帝赐婚,”福隆此时已带了酒意,“虽说万氏和舒氏关系不错,但谁是下一任皇后,很重要。他当时装得很好,愧疚又慌乱地来请罪,说他还没来得及同先帝提,先帝就赐婚了,圣旨怎能抗?”

  越国公府世代忠良,很受先帝信任,先帝会下旨赐婚,也不是不可能,万贵妃便信了。加之今上实在是非常有诚意,他提出:虽然他与万氏的联姻不能成,但还可以有其他的联姻。

  他座师出身世家赵氏,有个堂侄年纪正好,愿与万氏女联姻。

  世家结姻,也看家世,门当户对最好。万氏与赵氏并不匹配,但当时还是皇子的今上信誓旦旦保证,无妨。

  就在两家准备议婚的时候,外放为官的季郎回京述职,路遇盗匪,尸骨无存。

  福隆长公主哭得昏倒过去,万贵妃爱女心切,忙着宽慰女儿,放慢了议婚的进度。

  几个月后,先帝再下一道旨意,命爱女福隆长公主配赵氏子。后来福隆才得知,是今上说动的。

  赵氏外表光风霁月,实则自私无礼,这段婚姻熬干了福隆的精力和欢欣。

  两人争吵着过成一对怨偶,直到今上登基后,福隆想和离,才在第二任驸马口中偶然得知,季郎根本不是意外去世,是今上派人去暗杀的,就是为了让福隆长公主与赵氏联姻,巩固他阵营盟友的联系,增加胜算。

  ——不止于此,此前两位皇子互相投毒去世,背后也隐隐有今上和德献太妃的影子。这就是为什么先帝驾崩前赐死德献太妃,只是当时已没有其他适合即位的皇子,皇位不能旁落到宗室支系,不然今上的位置也是未知数。

  福隆长公主轻轻颤抖:“谁都看不清他,多可怕啊。我要和离,他原不允,直到我广纳面首,成了长安皆知的笑柄,才和离了。”

  “而我生母退居道观清修,万氏没博到富贵;舒氏一力支持今上登基,也遭防备;他开始广纳嫔妃,抬举后妃外戚,林家、韦家……他防备着所有人,唯恐自己的平衡做得不够好。而我能怎么办?只能衔着彻骨恨意荒唐度日,今上是先帝钦定的继承人,又根基已稳,我什么都不能做……”

  酒液在水晶盏中晃动,舒宜久久不语。这些秘辛,原书不仅未提,甚至有些细节和原书情节是完全冲突的。

  譬如,原书只说德献太妃是先帝最钟爱的妃子,因太过钟爱而不敢盛宠,庄妃、惠妃和贵妃只不过是先帝立的挡箭牌,自始至终,先帝属意的继承人都是今上。而今上的登基历程更是比白莲花更清白,先头那两位皇子是真彼此投毒、弄巧成拙,而德献太妃被先帝赐死,是因为先帝太爱她了,用情至深,以至于要生死相随。

  但福隆长公主伤心若此,实在没有编造的可能。何况从逻辑上来看,福隆说的情节比原书中写的要合理得多。

  但这就带来下一个问题:原书中的情节和描述是否依旧准确?舒宜先还忧心,要和作者比剧情了解,但如今她的猜测若是真的,等于两人对剧情都是一知半解,毫无任何先知优势。

  福隆长公主仍在絮絮说着。

  “公主,您醉了。”舒宜望着福隆长公主颊上两晕酡红,默然道。

  “是,我是醉了,这二十年来,我若是不醉着,便只能日日心如熬煎!”

  福隆一仰头,饮尽杯中酒。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