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458章 科举新形式_我,大契昏君,败光国运成天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谷地的将士们心中虽然有些不悦,但还是为他们的大将军举行了庆祝宴。

  在西域战斗过的人都知道,荒漠的天气实在是糟糕了。

  大家都想要尽快解决战斗,回到衣食无忧的大契本土去。

  这次夏建宁能够还朝,还出任了正二品的官职,这也说明了军方在朝廷的眼中,地位变得更重要了。

  曾经被文官打压的武勋将领们,也开始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军校,乃是兵家复苏的第一步!

  夏建宁整理好自己的行囊之后,挥手和部下告别。

  他独自一人骑着战马横跨了整个荒漠,又在东宁城坐上了回到燕京城的专列。

  返回到阔别已久的燕京城,夏建宁心中还是很激动的。

  但此时的燕京城中,暗流也是随着他的回来而涌动了起来。

  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很简单的。

  马上春天就要到了,今年可是有春闱大比的。

  春闱,就是科举。

  这是国家开恩科,选贤举能的大典。

  整个礼部都忙碌了起来,准备着第一轮的考试。

  先是要经过县试,之后州试,再然后在六月份左右的时候,所有举人资质的士子们,就会齐聚燕京城,参加殿试。

  整个科举大考要横跨四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而礼部要做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那就是确定考生的身份和资质。

  还要给全国之内,新晋的秀才和举人登记造册。

  这可不是简单的记录工作,可以说其中的内容是相当复杂的。

  不过,在考试前夕,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确定考题。

  这次的考题划定,朝野上下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首先是县试。

  这县试都是各州县郡自行出题,只不过出题的范围是朝廷钦定的。

  如此一来能够保证每个县郡的水平相差不大。

  但这次,在确定县试考题的时候,朝廷就爆发了巨大的分歧。

  这是元学被定为正统学术之后,第一次举行科举大考。

  可是元学的著作并没有很多,根本就不足以让全国那么多的县郡出题。

  而且,很多地方的县老爷,依然是儒学和道学的信徒。

  他们本身就对元学一点兴趣都没有,更别说让他们以元学为题了。

  所以,他们对这次的县试,热情并不大。

  这次各地县令都联名上奏,请求朝廷直接定下县试的题目。

  没办法,这种事情朝廷早就想到了,所以只能是由礼部硬着头皮,责成翰林院和国子监,先出一套试题来看看了。

  这下子一弄,朝廷上的争议瞬间就起来了。

  翰林院和国子监,他们两家居然出了各不相同的两套试题。

  朝廷上下争论的点,就在于这个题目的类别之上。

  翰林院给出的题目是贴经,就是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完形填空。

  这样的试题和之前考试的内容相差不大。

  翰林院想着,因为县试是秀才等级的考试,所以内容简单一点也是正常的。

  一般来说这县试也分为贴经和八股这两部分。

  说过了贴经,就该说说八股了。

  这八股,其实就是类似于后世的写作文。

  根据四书五经上的某一个句子,来扩写出一篇文章。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