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章_巨星他总是在装穷[美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有些无奈:“我看了你的分镜作业。”

  弗雷德里克的画技绝对称不上好,甚至可以说是灵魂画手。多数导演的画技都算不上好,但弗雷德里克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火柴人的脑袋上写上了名字,没有任何表情来暗示演员该有怎样的神情,非常简单粗暴地写了欣喜的笑,绝望地哭等等这样的名词。

  而场景就更不用说,他的房子画的和小学生没有任何区别——一个长方体加一个梯形,在加上莫名其妙的烟囱和“田”字形的窗户就是全部内容。

  斯皮尔伯格有点想给他找一个专业的分镜师来,省的让自己的眼睛难受…

  分镜是在文字脚本的基础上,导演按照自己的总体构思,将故事情节内容以镜头为基本单位,划分出不同的景别、角度、声画形式、镜头关系等,等于是未来影片视觉形象的文字工作本。后期的拍摄和制作,基本都会以分镜头剧本为直接依据,所以也称为导演剧本或工作台本。分镜头剧本是导演对由文学形象到视觉形象的转变中的具体化的总体把握和设计,可以体现导演创作的风格特点。

  而弗雷德里克的风格在斯皮尔伯格看来,就是很大胆:“我记得我让你回去研究了一下希区柯克手绘的手绘的《西北偏北》分镜图。”

  希区柯克也许是最擅长故事板的导演,他使用细致的图卡来修饰他的视像和控制拍摄流程,以保证他的原始意念可以完整的被转化成影片。他手绘的《西北偏北》分镜图,如今已经成为众多电影人观摩学习的必读手册。

  弗雷德里克的分镜图有趣就有趣在他的镜头是按照场景分画的。就像是在几个不同的场景安插了摄像头,他的分镜图中也确实显现出了这一点:他的镜头几乎全部是俯拍的广角,这些镜头将所有的故事串联到了一起。也过滤掉了中间如同他所说的不必要的转场。

  这样的拍摄手法其实对一个新手导演来说十分简单,他不用指挥摄像师通过调整摄像机的距离和角度来适应人们在观察某种事物或现象时心理上、视觉上的需要。他不需要拉镜头,不需要推镜头,不需要跟镜头摇镜头,也不需要升降镜头,甚至可以直接将摄像机挂在屋顶的角落里。

  这样没办法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如果人们想要看清演员脸上的表情,近距离地感受他的情绪。这样的摄像方式就有些无能为力,但同时它也有一个很大优点:就是真实。

  很有创意,只是有些可惜。

  斯皮尔伯格摇了摇头:“我恐怕你得重新画,小家伙。”

  电影不是图片,摄像机的运动也是电影的一部分。就如同他在马丁·布莱斯特那里学到的对于光影的运用,那些叠化、淡入淡出的光影效果也是电影不同于图片的魅力之一。同样的,还有景

  请收藏:https://m.ws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